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潛地導彈之父黃緯祿

一個國家的強盛絕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因為你人多、地大而強盛。一切在於人民內在的精神力量和對國家的使命感。黃緯祿之所以成為中國導彈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完全在於內心的精神力量。他於1916年生於安徽蕪湖,194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電機系,1943年入倫敦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實習,並考入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專業的研究生,於1949年取得碩士學位回國,入北京通信兵部技術研究所工作。1957年,他調入國防部,研究導彈控制系統。他雖沒有經驗,與導彈不沾邊,但觸類旁通,攻克難關。

 
隔行如隔山,黃緯祿知道自己必須立足已有的知識,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研究所同事在黃緯祿的鼓勵下,通過勤奮的努力,從空白中成長為中國導彈系統的專家,攻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彈性彈體穩定、級間分離及各種制導等問題,使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為了應對超級大國的核威脅與核訛敵,固體潛地戰略導彈的研制成為保衛國家必然的需要。黃緯祿臨危受命,擔任總設計師,在沒有資料,沒有圖紙,無仿製樣品的情況下,帶領科研人員調研,反覆論證,為潛地導彈開路。

 
為了摸清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參數,在1970年夏天黃緯祿在南京大橋上作濺落試驗,模型彈殼內在暴晒下溫度達560C,他和同事輪流進入殼體粘貼橡膠囊,然後把模型以不同姿態反覆投入水中,獲取準確有效的數據。有一次準備發射了,卻出了故障,工人上去更換儀器,他站在發射架下,陪著搶險工人,不顧零下20多度的氣溫,陪伴兩個多小時。19821012日下午,渤海灣騰躍出一條蛟龍,這就是中國第一枚固體導彈潛艇水下發射成功。80年代中他提出“一彈兩用”,1987年陸基機動戰略導彈也告成功。

 
在長期研製導彈武器系統過程中,他真誠對待周邊每一個人,提出四共同,即有問題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有餘量共同掌握,有風險共同承擔,獲得了同事們的欣賞。他在三十多年導彈研製事業上,一心想的都是祖國的強盛,不再受人欺壓和蹂躪。他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勇攀高峰精神,為國家的富強奉獻一生。當我們能挺起腰板做人之時,當我們在海外工作遇到戰亂時有國家撐腰,我們不能不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人。是他們使國家有底氣,是他們讓國家受到人們的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