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香港房屋及土地問題


特區首長在第二份施政報告中用了28段文字來談房屋和土地供應問題,當中有即時和短中長計劃。她從建過渡性房屋,到覓地建公屋,到圍海造地都提出意見。當中我學得最快解決市民中最急切居住問題的方法,就是改造100多座工廠大廈,給住於板隔房中的市民作為過渡性住所,解決他們擠迫的居住環境。據說這樣可解決一萬多住戶的問題,給最有需要的人解決燃眉之急。香港的公屋陸續在落成,覓地建屋計劃還在繼續,正積極解決問題,並為圍海造地作好長遠準備。香港特區政府積極的態度值得市民的讚揚。

今天看到反對派出來反政府,我覺得沒有道理,指責政府圍海造地是大白象工程,把錢倒入海。有些人責指政府不收解放軍軍地建屋、不收回高爾夫球場建屋、不強迫收回宗地建屋等等,我覺得這都非理性的主張。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政府怎麼可以隨便收回業權清晰,用途明確的土地,隨便以行政命令收回。這都不符香港法律和一國兩制的安排。說出這種話的人都是目無法紀,胡言亂語之人。如他們的說法可行,人們是否搬到他的客廳去住呢?要是政府按他們的邏輯思考,這個社會還是我們認識的香港嗎?

正如大家所說,圍海造地的確不是最迫切的。香港不是沒有土地,而是那些以環保作借口的人阻撓政府利用閒置土地,說那是港英年代劃定的郊野公野,一吋土地都不能動。實際上只要釋放出郊野公園2%土地,已可解決目前燃眉之急,用不了那麼頭痛。作為行政主導的香港,只要政府團結大多數議員,擊退妨礙政府運作的議員,土地和建屋問題可迎刃而解。私人土地是不易動的,要和私人合作,大家都想自己利益最大化,和私人合作了,市民也不會獲得多少好處。因此這不行,那不行,剩下的也只有填海一招了。

香港建屋造地事在必行,絕大多數市民都知道圍海造地是唯一最有利於普通市民的方法。圍海造地當然需要成本也需要時間,但這是必須做的事,讓香港有一個更大的發展潛力。圍海建島不需要所有費用由政府出,而是給民間有機會參與,用世界優惠的資本為香港所用,可給香市民和商人創造就業和盈利的機會。企業創造的效益向政府依法納稅,政府為企業服務好,香港的發展未可限量。政府服務商界、服務市民,不是官商勾結也不是收買人心,而是政府的功能。奉勸反對派應有正面思維,為美好香港而建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