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冼星海譜寫民族交響樂


冼星海1904年生於中國澳門,祖籍廣東廣州,為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被樂界譽為人民音樂家1928年他進入上海國立音專修習音樂,因參加學生運動被開除學籍。同年,冼星海到巴黎留學,成為奧別多菲爾的學生,接著在國立巴黎音樂院接受路愛日‧加隆指導。冼星海在巴黎生活飽受失業和饑餓煎熬,人在異鄉,舉目無親,做過餐館跑堂、理髮小工、跑腿等等。他每天擠出時間學習提琴,看譜,練習作曲。一次由於勞累過度,晚上捧菜上樓因昡暈連人帶菜摔倒地上,被一頓臭罵後,翌日即被開除。

冼星海雖然生活艱苦,幸獲老師們的幫助和鼓勵,經常送他音樂會門票,讓他開闊了眼界,寫了很多作品,學會了運用音樂技巧。冼星海喜歡法國的國慶等和聖女貞德等的大遊行,在1932年那次遊行中,看到法國民眾對祖國表現出來的愛和法國國歌的悲壯樂音,使他深深受了感染。那年東北淪陷第二年,他想到多災多難的祖國和自己在巴黎的辛酸生活,讓他熱淚盈眶,燃起了自己要做什麼才能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念頭。冼星海在巴黎獲大作曲家保羅‧杜卡斯送衣給錢,鼓勵他努力向學。他以優成績考入作曲班。

1935年夏,冼星海學成歸國,在上海經田漢和張曙的介紹,加入了歌曲作者協會,並從此結識了進步音樂家任光、賀綠汀、呂驥等人,開始了探索和創作具有中華民族特色並能反映大眾心聲的歌曲。冼星海先後任職百代唱片公司、新華電影公司,譜寫了當時著名電影《夜半歌聲》的主題曲《熱血》、插曲《黃河之戀》,還譜寫了《壯志凌雲》的《拉犁歌》。八一二事變後,冼星海加入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到河南、江蘇等地演出,宣傳抗日。‘1937年,洗星海在武漢發動長江歌唱遊行,有十餘萬人參加,場面壯觀。

1938年秋,冼星海到延安魯迅藝術學校任教,響應毛澤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與魯藝師生一同上山開荒種地。在延安相對平和、自由的創作環境中,人生有了新的感悟。1939年在行軍中和詩人光未然乘船渡黃河,聽他口述400多行詩句《黃河吟》用六天時間,三易其稿,完成劃時代巨作《黃河大合唱》為抗戰怒吼,為大眾譜出心聲。他以音樂為武器,一路抗戰,一路創作,寫出《救國軍歌》、《保衛大武漢》、《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鼓舞了一代抗日救國軍民士氣,為中國譜出民族史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