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光纖之父高錕
高錕是香港人,生於上海,16歲來港入讀聖若瑟書院,中學畢業後考入香港大學,但當時港大只是培養殖民地助手的地方,沒有電機工程系,他只好轉去英國留學。1965年他獲得倫敦大學下屬學院的電機工程學博士。他邊讀書邊工作,在ITT歐洲的中央研究機構工作了十年,成了光纖通訊領域的先驅。1965年,高錕試驗了各種非導體纖維,認為光學訊號衰減能低於每公里20分貝時,光束通訊便可行。他進一步分析了散射、吸收、彎曲等因素,認為被包覆的石英基玻璃能滿足衰減率低於20分貝/公里達到波導。
高錕在理論上證明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但他必須尋找到符合純度的玻璃。他到世界各地玻璃廠,包括美國貝爾實驗室尋找,遭到不少人的嘲笑,但他依然堅持,找到了石英玻璃,製造出第一根光導纖維,震驚了科學界,也掀起了一場光纖通訊的革命。高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使通訊信號在放大的條件下,成功地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地方。耶魯大學校長在授予高錕榮譽博士學位儀式上說,”你的發明改變了世界通訊的模式,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他讓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高錕創下了一個新時代,而他卻沒有因此而得益。他謙卑地說,”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因為他在做學問的過程中,很多人幫過他,出過力,大家都不計較,只因高錕有人緣,追求科學和學問特別專注。聽高錕中大的一個學生,也就是我做基金投資的好友告訴我,一位負責鋪海底電纜工程的朋友願意協助他在鋪通訊電纜到太平洋彼岸時順便替他鋪一條連接兩大洲的光纖,這使他的實驗獲得了驗證。沒有這些朋友的幫助,人類就不可能證實光纖的巨大效能和潛力。
1970年至1974年高錕教授回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之後回ITT工作,1987年又回中大任校長。十年間,高錕為中大引進了不少人才,促進學術和知識結構合理化。其間高錕做了大量的工作,促進中大和內地大學和科技界的交流和合作。香港有一些人對高錕的努力持反對態度,但最後證明他們都錯了,高錕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獲得了世界的認可。不幸,在2004年高錕患上老年癡呆症,上台發表領獎感言已非常困難。他的中學同學李文彬說,”他的腦袋已達成造福世人的任務。”榮耀已永遠屬於這種香港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