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香港應否成為一個高福利社會?

在世界一項對155個國家進行幸福指數調查中,北歐的丹麥、挪威、芬蘭和瑞典,有幸福感的人最多。他們都不是世界最富裕或最強大的國家,可他們的幸福感來自社會制度,來自高福利制度。他們的制度建基於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治傾向。中國對北歐進行了深入認真的研究,相信十八大後,中國將大步朝這個方向努力。香港是中國最富裕的一個城市,香港在這方面做出一個榜樣和表率,對香港、對國家都是一件好事。梁振英政府的架構重整,就為了迎接這一時代的到來。

香港必須消除經濟社會發展失衡帶來的陣痛,以科學的社會發展觀來進行調整。思路的嬗變就必須香港每一個人的參與,瞭解和看到國家大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香港社會文化的重整,結束吵吵鬧鬧的政治,改之以協商有所作為的生活態度,為社會創造生機,己不能拖延。社會應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教育下一代,使他們有社會責任感,對國家有奉獻精神,對自己有奮發向上的要求。年青人要尊重科學,有以科技來改善民生,提供就業,發展經濟,服務金融的堅定信念。

香港高福利的社會制度要建基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愛心之上。社會主義的理想是人類最高級的政治制度,一切有心於改善人類生存狀態的人都必須關注。我們關注人的自由、人的權利,也關注政治民主的建設。民主必須有主法律制約,無法無天的民主不是好東西。香港反華勢力所謂的民主是叛亂,反政府的貨色,以內鬥、內亂,製造社會不安和動亂為目的。這種給社會搗亂的行為是香港建設高福利制度的死敵。不建設,只搗亂,如何給社會創造財富,福澤民生?

廣義來說,政府要負責促進和提供社會福利,主要集中在醫療和教育方面,幫助大多數人提高素質和能力,使人獲得比較平等的競爭機會。另一類福利為扶助弱勢社群,救助失業、扶持老人和無勞動能力者,給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中國在經濟發展之餘,思考提升人的生存權利,建設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新型福利制度,以可持續為主要考量手段。中國的社會福利不只是救濟,而是以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為追求目標,滿足較高的精神文化和服務需求。

社會救助、社會保障只是社會福利的一部份,社會更需要的是保障更高層次的社會需求,因此社會福利事業不只是無償提供,也包括了有償服務或低收費服務,只不過有償或收費以不贏利為目的。新型福利制度的建設應遵循福利事業發展的規律,走向規範、定型,在整體上能協調推進和發展。在服務水平結構方面實現多層次化,根據社會成員不同的生活水平和需求,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社會福利事業不由官方包辦,縮小官辦福利,由社會公共組織規範化管理和落實服務。

福利機構的公共化、非官方化己成中國社會福利事業實施的方向。香港在這方面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政府可在這方面起促進和推動的作用。香港建成一個高福利社會應該說經驗是豐富的,只要政府有這個心,在政策和環境上提供適當的條件,香港是能夠有所作為的。我們支持梁振英架構重整,就為了香港能建成一個高福利的社會。沒有配套的政治架構,沒有能為香港創富的上層建築的建設,一切都無從談起。相信國家的大謀略,支持梁振英,高福利社會就一定可以建成。

香港要建成一個有幸福感的城市條件是成熟的,有經驗、有財富,缺少的就是理想和行動力。只要全體市民發聲支持新政府有所作為,香港明天一定不同凡響,人人安居樂業,幸福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