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如何?

 

/林倫理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但從最新情勢來看,雙方都展現出一定程度的談判意願,儘管分歧仍然明顯。中國在高關稅的脅迫下,近期出台了對稀土出口的管制,規定全球任何企業若產品中有超過0.1%的中國稀土成份,都需要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才能出口。這波及全球供應鏈,也影響美國高科技及國防領域的發展。美國說,中國是經濟脅迫,但他不說自己斷供芯片和蠻不講理地加徵超過100%的關稅惡行,這完全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的無理行為,世界還那裡有公理?中國的反制只是無聲的抗議。

中國是用行動展示合作可以共贏,不合作的結果就是魚死網破,兩敗俱傷,用事實做給美國看,讓他們醒悟過來。這次談判能否恢復到特朗普上台前的水平,恐怕難度很高,即使談判取得成果,也只是局部緩和,而非全面回到過去。中國會否在談判中解除稀土供應,中方目前協議只是在90天內暫停管制,並承諾迅速批准美國企業的稀土申請,長期穩定供應則要看美方是否停止對等關稅等單邊措施是否能夠結束。用稀士制裁美國並非中國原意,只是被迫為之,只要美國不逼人太甚,變得正常點,我們何需去為難他?

稀土只是談判的籌碼,可換取具體利益。中國並非要對抗,中國是願意合作的,以利穩定外資與產業鏈信心,若美方一味脅迫,中國當然不會買帳,對美方形成長期壓力,以促使其重新評估政策。從戰略耐力角度看,中國在稀土供應上保持強硬,同步加強芯片自主化,將更有利於長期博奕,但目標是短期內打破僵局,恢復部份合作,那麼等碼策略可能更務實。中美貿易談判目前處於高度緊張期仍有轉機的階段。習特會在韓國舉行已被多方確認,成為了外界的關注點。美國財長貝特森也證實了此行程。

中國的立場非常理性,也充滿善意,希望透過談判緩解衝突,恢復正常秩序。這不僅對中美兩國有利,更是全球穩定的基石。美國對中國發展也非一概反對,但出於地緣政治原因,阻止中國在AI、半導體、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主導地位。美國保護美式市場與價值觀在全球的影響力,明的明顯,避免對中國過度依賴。對中國而言,世界正常意味著貿易自由、技術交流、和平共處,而美方只是有條件的合作,而非完全放手。為了談判成功,我們要讓美方看到中國發展對美國也有利。我們不一味對抗,我們強調共贏而非競爭替代,希望這次談判能取得進展。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