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趙長鵬從洗黑錢罪犯變成特朗普座上賓,獲美國總統特赦,承諾協助美國成為”加密貨幣之都”。這一轉變震撼幣圈,也在地緣政治與科技競爭層面引發深遠影響。特朗普此舉明確表態反對拜登政府對加密產業的強硬監管,象徵美國可能進入一個更開放、親加密的政策時代。趙長鵬作為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幣安的創辦人,其回歸與合作能吸引更多加密企業與投資者重返美國市場,推動Web3與穩定幣基礎建設。幣安與特朗普家族的加密事業有合作關係,顯示加密產業正逐步融入美國政治與財富結構,成為新政治資源。
趙長鵬作為華裔,其技術與資本如今助力美國加密發展,對中國而言是一次”失血”,反映出中國對加密監管政策可能導致人才流失。若美國在加密貨幣領域取得制度與技術優勢,將對數字人民幣形成競爭壓力,尤其在跨境支付的金融話語權。幣安與美國政府的和解與合作,促使全球加密貨幣流通從亞洲轉向美國,中國需要重新評估其全球數字金融中的定位。這場特赦風波是科技、金融與政治交織的重大轉折。中國在這方面將如何反應,成為人們關注的事。最大可能性就是進行有限度的技術開放,維持監管主導。
中國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政策背後是對資本外流、金融風險與社會穩定的深層考量。即使美國放寬監管,中國仍可能堅持防風險優先原則。但為了不落後於美國,中國可能在區塊鏈底層技術、Web3 應用、NFT等非金融領域開放更多試點,在數字文化、供應鏈金融等方面鼓勵創新。香港近年積極打造加密友好環境,可成為中國觀察與測試加密政策效果的”沙盒”,但不代表中國內地會全面放開。中國最大的可能就是加強數字人民幣發展,鞏固主權數字數幣地位,以對抗美元加密霸權來應對變化。
中國不會因趙長鵬事件而放鬆加密政策,但會在技術創新與地緣金融競爭中尋求突破。這是關乎中國未來數字經濟戰略定位的深層問題,需要兼顧創新與安全。Web3與NFT是全球創新熱點,放寬政策可吸引開發者、資本與創業者,提升中國在元宇宙、數字文化、虛擬資產等領域的競爭力。中國擁有龐大的文創資源,若能透過NFT進行版權交易與全球流通,有助於文化軟實力輸出。中國將全面堅守主權數字貨幣路線,推動跨境支付,與人民幣國際化,保障社會穩定與數據安全,不會因趙長鵬而影響國家政策與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