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中國”芯”力量亮相2025智能汽車大會,展區展示一千餘款國產芯片,覆蓋控制、計算、通信十大類別,展出整車超過200輛及1800餘項零部件及相關技術,是中國在汽車芯片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的重要里程碑。這一成就,是在技術突破方面覆蓋各個領域,表明中國已建立起完整的汽車芯片體系,提升了中國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安全性。從產業安全來看,證明國產芯片已實現與整車的深度適配,將推動智能汽車產業進入創新加速期。智能汽車成本有望降至15-20%,全球競爭力增強,將新增超過50萬個高質量就業崗位。
中國芯片產業在2025智能汽車大會上的精彩亮相,是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體現,充份證明了中國在高端芯片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展現中國在集成電路產業的全鏈條創新能力。國家將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芯片設計與應用端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實現芯片自主可控。中國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培育有全球競爭力的芯片產業集群,特別是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創新高地形成完整產業鏈,積極參與全球半導體產業分工。
中國通過持續創新為全球科技發展注入新動能,實現互利共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完成高質量發展。中國未來五年,芯片要打破西方封鎖,不是一個單一的動作,而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採取多維度突破,由點及面,在成熟制程領域實現完全自主與市場主導。28-14nm製程足以滿足智能汽車、家電、工業控制、大部份物聯網設備等95%以上的芯片需求。全行業要集中力量攻克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等最後幾個關鍵環節的卡脖子問題,實現軟件、材料、設備製造的全鏈條國產替代。
同時,中國要擴大開放合作,分化”封鎖聯盟”,吸引那些不願放棄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找到封鎖網的縫隙,與歐洲、日韓企業深化合作,在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鼓勵這些國家的企業與中國產業鏈合作,減緩技術脫鈎的速度。中國要積極尋找和整合美國技術占比不高的設備、軟件和IP,構建一條去美化和弱美化的芯片生產線。未來五年是中國芯片產業攻堅克難,奠定勝利的關鍵五年,徹底打破封鎖威脅,從一個被圍堵的追趕者,轉為一個擁有強大內生能力,令人敬畏的競爭者。全國人民要萬眾一心,全力以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