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中國與印尼關係

 


/林倫理

近年來,印尼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持續升溫,呈現出經貿合作深化、政治互動頻繁的趨勢。印尼新任總統普拉伯沃在2024年上任前後兩度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會晤,展現對中方的高度重視。印中在2024年簽署1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涵蓋食品、新能源、科技、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中國已成印尼第二大外資來源國,僅次於新加坡,並且是印尼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占印尼總額的28%。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在印尼有多項重大項目,包括雅萬高鐵和工業園區建設。印尼與中國合作,但不承認中國南海主權主張。

這種合作中有競合的模式,反映印尼在維護自身利益與擴展對中合作之間的平衡策略。印尼目前在東盟裡面發展比較出色,特別在建國80周年的閱兵中,其展出的武器自製能力提升很快,強調戰略自主,在美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尋求不選邊站,維持戰略平衡。印尼作為東盟最大國,軍事自主提升,促使其他東盟國家加速國防現代化,有助於東盟在面對外部強權時,提升集體安全談判籌碼,增強東盟防務合作,在海上安全及南海等議題上的集體應對能力。全球軍備格局多極化,印尼崛起,對南方國家發展有利。

印尼軍事自主提升,使其在南海、印太地區議題上更具話語權,牽制中美影響力。印尼有反華 歷史,華人被視為與共產黨有關係,遭受打壓,華人社團、學校遭禁,不得公開使用中文或舉行傳統節慶,甚至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華人被當成經濟代罪羔羊,暴力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後印尼進入民主改革期,華人逐漸恢復公民權利,可合法接受中文教育,參與政治及公共事務。華人不再隱匿血統,開始積極重建文化,認同身份。華人因集中於商業活動,相對富裕,政黨尚有人會利用族群議題煽動情緒。

但總體而言,族群衝突已大幅減少,社會融合趨勢明顯,整體氛圍已朝多元包容發展。中國與印尼在南海重叠海域達成共同開發共識,雙方同意成立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推動海洋研究、漁業、環境保護、航行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中印兩國加強海警與海事合作,並致力推動《南海行為準則》。印尼與中國強化合作同時,也維護自身主權,展現不結盟但不疏遠的外交策略。兩國關係錯綜複雜,兩國領導人都必須有智慧共同面對,特別東盟在亞太崛起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東盟10國領導人有高超的智慧,維護地區和平。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