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西方主宰世界500年的終結


/林倫理

星加坡學者、外交家、地緣政治家馬凱碩在《亞洲21世紀》一書中提出,西方因戰略錯誤,抗拒多極化、處理危機失當,又固守過時的自由主義理念,正加速衰退。他說,從公元1年到1820年,中印一直是世上最大的經濟體。西方在工業革命後崛起,改變了這一格局。如今亞洲正在重新奪回其歷史上的經濟主導地位。他認為中國與印度在和平崛起,中國在高速增長,全球投資,有望成為未來的超級強國。印度擁有人口紅利、科技產業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預計2050年經濟規模將是英國的四倍,支撑亞洲世紀。

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預計在10年內將以購買力平價成為第一。印度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擁有年輕人口和快速擴張的數字經濟設施。亞洲擁有全球超過60%的人口,印度已成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提供龐大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亞洲在5G、人工智慧和金融科技的採用方面領先全球。中國在製造業的主導地位與印度在資訊科技的實力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全球南方國家越來越傾向與亞洲強國結盟。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等都反映出全球治理正逐漸擺脫西方為中心的體系。

馬凱碩的預測不僅引人深思,也極具可能性。西方主導地位從未是永恆的,歷史顯示權力的轉移是週期性的。亞洲是否能實現這一潛力,取決於亞洲人民能否用智慧掌控崛起的過程,西方是否能優雅地接受別人進步,不採用戰爭手段,破壞和平。亞洲世紀是經濟與地緣政治的轉變,也是文化、教育與科技格局的重塑。亞洲文化正逐漸走出邊緣地位,進入主流舞台。中國儒道佛思想開始影響全球對領導力、社會和諧與道德的理解,不再只是模仿西方,而是以自身文化為基礎塑造獨特的現代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

亞洲人民應把握時代機遇,改變命運。這場轉變不只是國家層面的競爭,更是個人命運的轉折點。每個人都應深入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並學會向世界講述自己的故事,不再以西方為唯一的標準,而是以多元視角看待世界。青年要培養全球素養,分別學好各種外語,參與國際交流,以本土為根基,擁有全球視野,做未來的領袖。我們要主動擁抱科技與創新,利用本地資源,解決全球問題,參與公共事務與政策制定,影響政策與價值觀走向。這場亞洲世紀的轉變,是歷史的回歸,更是創造未來,讓中華民族復興。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