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中秋節蘊含著團圓、和諧、團結的文化內涵,是一股強大的凝聚力量。人們掛燈籠,吃月餅,團聚一起,有助於形成和諧、穩固的社會基礎。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對漢人進行壓迫和剝削,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想出絕妙的辦法,在月餅饀中藏入一張寫著起義的字條,寫上”月圓之夜,驅除胡虜”,假借互贈月餅名義,成功將起義指令傳遞出去。這是中國智慧,維護了國人利益。當今世界風雲突變,西方散播對華不利消息,我們應運用智慧和策略,勇於反抗外來壓迫,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精神,約定永不信邪。
西方反華宣傳撲面而來,對於不實的信息,不輕信、不盲從,多方核實,保持戰略定力。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經常以”民主對威權”的二元聚事來解讀中國,試圖將中國的政治制度與所謂”缺乏民主”、”領導人專制”等標籤掛鈎。尤其是對中國領導人推進反腐敗行動,刻意曲解為”打擊異己”或鞏固個人權力”的行為。這種說法既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也有地緣政治的考量。西方常將民主狹隘地定義為”多黨競選制”、”一人一票選舉”才叫民主,忽略中國實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自治、網絡問政、人大議案、社會諮詢等實踐。
民主不是表演,而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讓老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中央代表的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過科學決策與制度化渠道實現國家的治理。中國民主模式與西方不同,絕不是沒有民主,更不是威權,而是有法律支持的人民民主的領導力。沒有領導力量的政府是一盤散沙,打虎拍蠅,清除害蟲就成了一句空話。反腐行動是制度性的長期舉措,必須警鐘長鳴,不能讓不法份子長期侵蝕人民利益,做出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為了人民與國家長遠發展,這是負責任的表現,而不是所謂”獨裁”的行為。
西方一些國家自身存在嚴重的金錢政治,社會撕裂嚴重,選舉用金錢影響結果,政黨惡鬥不止,不反思自身的”民主赤字”,反而對中國的穩定與法治說三道四。這種思維本身就限制了他們對不同文明與制度的理解與尊重,陷入了發展的死胡同。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說明中國制度的有效性。人民民主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核心,多黨合作和政治恊商,民族自治,一國兩制,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把民主貫穿於決策的全過程,避免選舉後的空檔期。在中秋節,全國人民約定不信邪,要以民族精神,治國理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