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以金融開放激發市場潛力


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金融市場歷史不長,但為了吸引更多資金和投資者,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必須推進金融市場更高層次的開放。中國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接近完成,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基本實現,人民幣地位進一步提高,需要順應大勢,調整以我為主的心態積極適應國際規則,融入國際金融秩序,形成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格局。中國要逐步解決金融市場結構性問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本形成,適應國際市場規則和慣例,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實現直接間接融資,股權債務融資,支持實體經濟。

中國要整體規劃,健全宏觀管理框架,調整開放順序,根據情況和整體外債償還能力、國際收支狀況,考慮金融業雙向開放的影響、監管能力建設,制定開放路線圖和時間表。金融開放要講究對外開放政策序的協調性和一致性,推進債券市場更高層資的開與外匯和衍生品市場的協調性。開放要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健全外債跨境風險管理,優化外債結構,做好監測工作。有關機構要研究通過市場手段抑制短期投資性資本衝擊,對境外資金大額跨境異常流動要做好日常監測和預警工作,防範違規交易。

金融開放要允許國際評級機構進入境內開展評級業務,實現評級機構統一注冊和監管。國際評級機構與內地機構要堅持待遇同等的原則,對國際評級機構在內地提供服務要有監管,但要有度及避免監管空白給評級機構有套利的空間。監管機構可考慮通過簽署准入協議,如問詢、調閱工作底稿等方式實現監管。評級開放要注意兩個體系的協調,避免混亂,最終再全面開放。在境外會計機構編制財務報表上允許自主選擇會計準則,實行分層分類管理,給予境外發行人在審計和會計方面更大的靈活性,使合作更愉快。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要提高監管力,為債券違約跨境追償提供保障。目前只有香港和內地簽有審計監管合作協議,限制了境外機構發債的積極性,應加快同各地區的合作,讓會計、審計透明度和規範性增高,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債券市場創造條件。明確稅收規定,讓境外機構投資銀行有一個公平透明的政策環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要兼顧國情和國際慣例,促進國際收支平衡、金融平穩去槓桿,降低融資成本,強化金融安全的基礎。中國金融市場有著歷史性的機遇,只要控制得當,金融開放有利提高國家全球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