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來視頻,看到美國建設高鐵由於建築技術落後,工期長、造價高而停工。另方面看到中國高鐵同樣的工程效率比美國高十倍,中國用十個工人的,美國用一百人,中國十日能完工的美國要做一百天。中國工人不是超人,而是中國智慧、中國制度在起作用。中國用預製件方式造橋鋪路軌,同時研製出大型鋪路造橋機械,相對於美國現場施工,一段段建造,效率自是不一樣。中國優勢、中國制度、分工合作,使中國高速發展。太空科技、互聯網技術、各種發明,使中國近五億人的生活水平不亞於美國。
中國富裕人口已超越美國,但我們尚有近九億人還必須追趕。中國不能滿足於現狀,要讓數千萬赤貧的人口於2020年脫貧,在本世紀中進入發達國家之列。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共同富裕的國際環境,讓經濟全球化造福世人。1998-2007年,世界經濟年增長率在4.2%,2008-2016年的經濟危機爆發後,下降至3.2%。現在全球經濟呈現短期復蘇現象,2017、2018有0.1%的增長,至3.6%和3.7%的水平。由於國際直接投資恢復緩慢,加上美國挑起貿易戰,單方面終止重訂協議,一時間難有難有更強勁、可持續的增長。
為了適應經濟低速增長的事實,中國必須大力推進技術革新和結構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開放,鼓勵創新。全球化有利於擴大市場,提高全球資源配置效率。中國在全球化經濟分工中獲益,各國也在全球化中獲得了發展,但由於國與國之間增長不平衡,很多國家貧富分配不均,造成貧富懸殊。美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國,但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越拉越大。1970年代,美國0.1%的富有家庭財富比重佔了全國的22%,現在0.1%的家庭財富卻與全美90%家庭不相上下,這就造成了美國人反全球化的原因,屬於制度問題。
經濟是相互依存的,商品、服務自由流動需要制度保障。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要建立一套各國協商一致的國際規則。1990年代國際對外投資每年是4000多億美元,現在每年約為15000億美元。在這種情勢下,跨國一體化勢所必然,人民幣國際化跨境使用可兌換也必須審慎推進。中國已成世界重要經濟體,資源消耗增強了中國在這方面的話語權,但也受制於國際航道被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阻撓和碳排放的污染。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是中國世紀一項重要工程。中國不再單一追求GDP增長,而是可持續的綠色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