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談再工業化

歐美發達國家為了獲取更高利潤,減少高耗能產業對環境的污染,紛紛採取措施,更新工藝,淘汰落後產能的產業,將相當比重的產業遷離城市,甚至向他國轉移。學術界稱這種行動為去工業化。由於去工業化,製造業不斷外遷,服務業人數激增,金融業突進,導致金融衍生品泛濫和第二產業虛化,引發自20世紀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與此同時,中國大力發展製造業,進入21世紀,每年都以超過兩位數的數值在增長。歐美各國為了奪回工業發展的主導權,避免產業結構空洞化,提出再工業化,重回實體經濟。

再工業化的實施,不是將走出去的工業遷回,將失去的重建,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發展高附加值的製造業。整個方案就是以打造企業總部和創新基地為目標,通過綠色能源和數字製造等先進技術來引領再工業化,推動工業發展不斷升級轉型,順勢而為,尋找根本出路。在此再工業化大環境中,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出台多種政策及各種優惠鼓勵外來投資,中國也提出中國製造2025應對。處於此激越的變動時代,香港提出再工業化也是附合潮流的舉措,但怎樣再工業化卻是香港要研究的事。

當然,再工業化對香港來說不只是追潮流,貧好玩的事,而是香港有八所大學,有科技園,培養了科技創新人才,怎樣為下一代謀求出路是政府和工業家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誠然,你要搬出去的企業再搬回來是不現實的,何況虛擬製造業也是一些企業的策略,要把製造業放到缺地而勞動力成本昂貴的香港,非常不現實。正因為這樣,香港要考慮如何工業化的問題。正如上面所述,把企業總部和創新基地置於香港,生產基地置於內地是一個可行選項,其次政府要出台政策,扶持適合在香港發展的製造業。

首先,香港要再工業化,政府必須出台優惠政策,給予新建製造業三年免稅優惠,有目標地引導一些行業發展,例如中醫藥研製行業,建立中央檢測中心,保證中藥做到數據化和科學化,達到治病救人的要求。香港有著嚴格的科學誠信,香港就是一個信得過的品牌,政府必須在這方面把控好,香港中藥港的概念說不定可以復甦。中藥的初加工可以在國內,因為佔地面積大,精製部份放在香港。這種措施或可讓香港有個生機。其次,半導體製造業需要大量資金和人才投入,香港是一個金融中心,又是一個吸引人才的好地方,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這方面或會有機會。是否如此,大家可認真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