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工業4.0與香港再工業化

工業的互聯網和智能製造,開啟了現代工業的革命。人們已經把信息應用、控制作用到產品設計、製造和服務的全過程,實現了人機和物流、數據的有效融合,從而實現了優化企業資源配置、降低製造成本和提供最佳品質的目的。工業互聯網是由強大的計算與通訊能力支撐起來智能製造的生產體系,使世界的製造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香港產業要升級轉型或再工業化,都與互聯網+和智能製造分不開。德國提出工業4.0,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都是香港可借鑒的戰略,並可借著香港和德國以及內地的緊密聯係發功。

德國是世界製造業最強的國家,有著各種最好的工業標準和生產手段,都是中國和香港可以很好地學習、借鑒和合作的對像。中國企業美的,趁著中國製造2025計劃,向德國學習,花300億人民幣買了德國最大的機器人製造公司KUKA。這家公司是世界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對中國製造2025會起好的作用。香港工業如要再發展,既要借助德國機器人的力量,更要借助國家互聯網+的威力,香港的再工業化才會有意義。德國和國內先進生產力都是香港的基礎,如能善加利用,運用好切入機制,香港再工業化前途光明。

香港企業家都很明確,香港再工業化不是把過時的或淘汰的行業搬回來,而是在全新的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大環境中發展。香港工業不需無限大的去發展,而是有選擇地擇優而為,利用好香港資本市場,選擇國家最需要、最有前景的行業進入。什麼是最需要、最有前景行業?這就得看香港企業家的眼光。香港再工業化不是純粹資本的事,是眼光、魂力、愛國和民族承擔兼而有之的行動。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香港再工業化,事關中華民族在世界崛起的大事,沒有魂力和堅持,做起來只會吃力不討好。

工業4.0或中國製造2025,都是國家大戰略的事,國家和政府當然要出力,但缺了企業家和企業精神也是不可能成事的。香港再工業化,其內涵如此之新,任務如此艱巨,不具大智大勇者難當重任。我們雖然都曾在工業界獨當一面,但已是昨日黃花,垂垂老矣。目前我們只能當吹鼓手,呼喚勇者上陣。但讓人高興的是新一代工業家,正磨拳擦掌,躍躍欲試。看到年青一代勇氣難擋,作為長者和政府必須為他們保駕護航,送他一程。香港前景光明,希望在新一代工業家的努力下,香港的工業會有一定比例的增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