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民族精神的現代性

每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都有不同之處。時代變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近五十年科技的發現己遠超過往數千年的成就,因此傳統和民族精神向現代性轉變己屬大勢所趨。民族精神向現代性轉變起源於西方,再由西方以殖民方式,傳入非西方的國家和民族。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西方總是以西方的經濟、政治模式向非西方民族推進,使某些民族臣服於強勢的資本主義文化邏輯。上世紀中的民族覺醒,民族精神的顯揚,文化的自我感覺,將現代性和西方化區分開來了。

民族精神注入現代性,除了西方民族有此需要外,非西方民族同樣有此需要。現代性不是西方化,每個民族的傳統和文化不盡相同,每個民族在注入現代性時,保住自己的民族特色,才能有民族的根,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全盤西化,只是殖民時代缺了民族精神的現代性,因而是沒有生命力的。死抱殖民時代的現代性,是落後而又不切實際的行徑。民主自由是現代性的一個內容,各個民族都朝這方面奮鬥超過百年,美國農奴的解放,中國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都是現代性的例子。

香港反國家勢力要以西方民主取代東方民主,不但不現實,也愚不可及。中國的政治現狀與西方完全不同,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差別很大,西方民主根本在中國沒有生存的土壤。中國的民主是在有序的代表制中實現,讓人民的意見充份在決策層中表達出來,避免了打亂仗,也保證了民主的質量和效率。香港反國家勢力實踐的民主政治,是拖後腿,缺效率和紛爭不斷的代表。小小香港己是如此,如把它引入國內,中國什麼時候才可以發展起來。中華民族的振興不能再等一百年。

現代性顯現要和各民族文化結合,服從理性化的現代精神,不能和傳統哲學斷裂。經濟全球化並不是完全中立的,顯然是以西方利益為中心的經濟運動,因而伴隨著政治關係的不公平。沒有了東方民族精神的顯揚,非西方民族就不會獲公平的待遇。放棄或犧牲民族特性的體現,全球化就喪失了多樣性和最終動搖全球化經濟體系的前景。全球化不是殖民化,己經被殖民過的地區,必須重建自身的民族性,從不能自主的命運中解放出來。死抱殖民時代的做法,就是死路一條。

民族性要有文化精神的內涵,也要有經濟、政治及軍事內涵。民族精神的表達,不是狹隘民族主義的表現。對普通民眾而言,民族主義是基本的心理態度和情緒,反映了人之常情。只要不過於自負或自卑,排斥外來民族,攻擊和征服他人,保衛自己民族的獨立,則屬健康的民族精神。香港人基本上都能和世界各國人士友好相處,我們當中很多人都有美國、德國、英國或日本朋友。大家和睦相處,互相欣賞。對於那些崇洋到反國家的人,我們視其為失去了民族現代性的異類。

這些異類對社會極端的排斥和反叛,表現出激進的浪漫主義,但這種浪漫免不了矯柔造作,弄姿作態,多了戲劇味道,不具理性,對建設現代文明和構建理性社會不具益處。現代社會的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是大勢所趨,追求身心靈肉的和諧,以健康、真誠、有意義的生活作為目標。中華民族的精神民胞物與天下大同的理想,將現代與傳統、民族與世界、科學與人文、個人與社會緊密相連,自我超越,在弘揚愛國主義的基礎上,彰顯世界主義的光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