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民族精神的內涵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民族主體意識和回歸精神。它是民族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基礎。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國家是民族的主體和載體,民族團結和統一,是民族奮進的歷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從鴉片戰爭,到八年抗戰,無數先烈拋頭顱,洒熱血,捍衛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從來不稱霸,不欺弱,在弘揚民族精神之時,提防民族狹隘的意識,才能維護世界和平。民族振興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在世界和平崛起。

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既從民族歷史視角進行民族歷史文化教育,也從全球視野,和其它民族合作,爭取民族獨立,強化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全球化和現代化,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文明的激、交融、溝通和補充,完善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中華民族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必然要經歷現代化之路。民族精神需要不斷生成和發展,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中國近30年的發展,在世界和平崛起的精神,讓世界感受到中華民族精神的震撼力和創造力。

縱觀世界優秀民族,都視科技和教育為培養人才和民族興衰的大事。嚴謹的科學精神、求真務實的品格和尊師重教的社會傳統,可以使中華民族成為崇尚智慧的民族。歷史上先賢聖哲的湧現,創造過四大發明。科學精神和崇智精神的〝淪陷〞,也曾使我們工業文明落於人後。痛定思痛,中華民族不能再懈怠,要加強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實現民族復興。通過科教興國和構建學習型社會,來培養人才,強化民族精神的內涵,可推動民族精神的發展與創新。

古往今來,大浪淘沙,無數民族在歷史浪潮中競相沉浮。只有培育勇於進取意識和不斷創新的民族精神,才能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創新精神是經濟的靈魂。重視人才的培育,對創新思維的鼓勵,才可培育出進取意識、艱苦奮鬥和冒險精神的勇士。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革故鼎新、銳意進取的民族,我們應拿出更大的勇氣去開發大西北,和國家融合起來。墨守成規,閉關鍞國,曾讓我們吃盡苦頭。強化科教興國觀念,推動全民族的融合,可使香港更具活力。

香港號稱是國家最具契約精神的城市,但回歸後反國家勢力卻在破壞法治精神。我們應回歸中華民族誠實守信,安身立命之根本。香港和國內都有一批缺乏誠信和契約意識的人群,使社會失去和諧與平衡。我們需要在經濟生活中樹立自由、公平、尚法、守信的精神理念;在政治上,要依法治國,完善民主和法治建設;在道德上,構建和諧友善、互助互信的社會氛圍,讓國民能在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中生活。契約意識和法治精神是民族治理與和諧的必要條件。

有了法治精神和契約意識,就有了民族昌盛的基礎。企業家和商人都可發揮出積極的創富精神,造福社會。給企業家自由的發展經濟空間,改變以前貶商的文化,視商人為低等人群的偏見,重視產業和實業的發展,社會才能繁榮昌盛起來。香港反國家勢力仇富,仇商的意識,是香港全社會要警醒和慎思之處。民族要振興,必須提倡以科技和實業來創富。缺乏勤奮之心,只想坐享其成,搶奪他人智慧和勞動成果,社會是振興不起來的。創富是時代呼聲,也是民族振興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