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22.11.1898-12.8.1948)浙江紹興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7年升入哲學系,畢業後赴歐進修。後在杭州、楊州、上海等中學和清華大學任教。他是五四運動的積極參加者,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他的著作有27部,約190萬字,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漿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朱自清1920年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與俞平伯創辦《詩》月刊。1923年他發表長詩《毀滅》等作品,1925年到清華大學任教。
1931年,朱自清赴英留學,並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遊雜記》,1932年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隨校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並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愛國者李公樸、聞一多先後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他挺身而出,為聞一多開追悼會,憶述他愛國的一生。1946年,他擔任聞一多遺著整理和出版的召集人。他在黑暗的現實教育下成為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的戰士,始終保持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份子高尚氣節和可貴情操,受國人景仰。
朱自清寫的新詩約50多首,雖然不多,但從新詩的萌芽到興盛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憑借不懈的創作來擴大新文學的影響,並始終保著愛國知識份子的節操。他的散文作品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洗禮和沉澱,依然散發著新文學的魅力,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郁達夫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那一種詩意。"朱自清的文章有種真摯清幽的神態,獨特的散文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已成百年傳世名篇。
毛澤東欣賞他的傲骨氣節,承載百年中國的民族精神,說他不食侵華洋米,"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在生命最後的階段還與110位教師簽名抗議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侵華的行為,拒絕"收買靈魂性質"的施捨。毛澤東稱讚朱自清和聞一多的氣節,說"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香港要搞文化創意,就要把培養有民族氣節,有愛國心的文人樹起來。香港要建設得更美好,為中華民族復興做貢獻,沒有朱自清這一類的文人,就難有香港光明的未來。香港要撥亂反正,必須為愛國正名,批判醜化愛國的言論。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