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中央批准兩地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無需查完香港身份證,再查回鄉證。現代科技發達,資料可以互通,由香港回內地,只需使用香港身份證,回香港只需使用回鄉證,方便快㨗。新皇崗口岸即將落成,通關模式參照澳門與內地做法,市民若想用這種方式過關,自行向內地部門預先登記,同意內地獲得相關資料即可。蓮塘/香園圍口岸也將採用同樣模式,目前兩地正在商討中。深圳灣口岸也在研究該地方是否合適,但我認為只要新皇崗口岸試驗成功,沒有條件的口岸,也可創造條件,給過境旅客帶來大方便。
新皇崗口岸通關流量,每日可達20萬人次,通關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5分鐘。兩地口岸設有134條合作查驗自動通道和68個人工櫃台,並且每天可以有1.5萬輛架次車輛通行。這種便民措施,不只是技術可以做到,而是官員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轉變,只要思想肯改變,肯作為,一國兩制在新安排下,優越性會越來越多。新皇崗口岸大樓設計、建造,由深圳承辦商負責,深圳市政府承擔相關費用,特區政府每年只需像徵式支付1000元人民幣租金,真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只是港方裝修費由港方自己負責。
香港北區建設將迎來大發展,深港兩地合作,改善通關環境,給北區增添光采,讓香港可以把深圳的優勢用盡,助香港更上一層樓。科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動力,深圳已在這方面花了40多年打造出一座科技城,香港在這個基楚上,再走一步,就能把香港家底盤活,來一個爆發性發展。深港兩地合作,前途光明,也同時把整個大灣區帶動起來。大灣區力量之所以大,大在科技創新和走向世界的灣區組合的力量。這裡8000萬兄弟姐妹共同出力,總比800萬人的力量大很多吧!有好的家長,家庭和睦,家和可以萬事興。
我的女兒女婿以前是常出國看看,現在開始常回家看看。這是何等大的改變,讓我為祖國自豪。看看深圳口岸的建設和變遷,從1979年開始常回家的我感到無限安慰。祖國真的變得越來越讓人自豪,年青人變得越來越可愛,接受良好教育,飽讀詩書,還有AI協助他們工作、學習,國家那裡會不發展起來?國家好了,我們必須永遠記住我們的創業者,是他們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光輝的今天。我要要建成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就是不要把勞動者拉下,要讓他們也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國家偉大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