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河南省省屬國企總資產突破5萬億元,穩居中部六省首位,全國第五位,起了中部地區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全國有近億註冊機構,但也維持數百家國營企業,成為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穩定的基石,為民創造財富。民營和國營企業共同出力發展經濟,才能保障人民在共同富裕的政策指引下,讓公民能更公平地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制度下,讓經濟發展惠及每一個市民。河南國企的成就,不只是數字上的飛躍而是一場深層次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是國企改革成效顯著,企業治理效能提升的表現。
河南國企的進步是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的結果,研發投入增長了29.3%,在尼龍產業集群、己二酸製備技術等方面技術自主與高端製造取得突破有關。產業升級與結構優化,產學研融合,激活創新源泉。智慧工廠,人工智能等應用,穩健控制財務,提升了地方國企的戰略角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成為主力軍。河南國企的勝利,是國企改革的縮影,也是值得香港公營機構能夠借鑒的改革模式。要讓香港政府打造出河南般規模龐大、創新驅動的公營機構,並非不可能,但需要跨越制度與文化創新這個門檻。
香港的改革需要政策支持,在社會取得共識,雖然困難重重,但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做到。香港公營機構存在管治不足、資源運用不當等問題。政府可參考河南模式,設立績效評估制度、強化董事會職能,引入更多專業背景的社會人士參與決策。香港公營機構若要轉型,需要加強與本地大學、創科機構合作,設立創新基金,鼓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香港公營機構需要經歷資產重組與資產整合,把資產整合上市融資,擴大規模與影響力。香港公營機構以服務為主,若要轉型為經濟引擎,需要重新定位其角色。
政府需要與社會溝通,釐清改革目標,避免”官商勾結”的疑慮,建立透明、公證的改革框架。當今人工智能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在數字時代已能做到讓貪腐者無所遁形。在道德規範+人工知能+數字技術,要”官商勾”不留痕迹,不大可能。只要我們善用中國的法律和道德規範,加上我們的科技手段,一個廉潔的社會必會出現。香港需要成千上萬的民營企業,也需要如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類企業為全民謀取福利,為社會賺錢,照顧好百姓,使香港成為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必須有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