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一個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保障數字內容,如藝術品、影視、音樂、文創商品等版權可信任體系。透過數字版權證書、智能合約與分散式存證,確保創作者的權利不被侵犯,以促進數字資產交易與流通。例如”有魚藝術”平台就結合版權鏈技術,讓藝術品在元宇宙中合法發行與轉讓。這種生態系統支援NFT非同質化代幣作為數字憑證,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快消品是銷售速度快、價格低,使用頻率高的商品,如食品、飲料、個人護理、家庭清潔用品等在中國每年都超過15萬億元。
快消品的數字化也在進行,品牌透過數字資產發行、社群互動將虛擬商品銷售來創造新價值。社會的這些變化,正快速融入金融與文化領域。香港政府已將數字資產列為戰略重點,並提出LEAP框架,涵蓋法律、產品、應用場景與人才發展,以配合時代演進。人才短缺是目前最大瓶頸,尤其是懂區塊鏈技術、合規法則與金融運營的複合型人才。香港已成立數字資產分析師學會,推出認證考試,並與高校合作開設碩士課程。時代變遷,人的知識結構也需更新,否則難以適應時代的變化。不學習新事物,勝似敗家。
數字經濟在重塑力量,對現代社會影響深遠。文化產業透過可信版權鏈,創作者能安全地發行數字作品,並獲得持續收益。快消品品牌透過數字資產與社群互動,建立更深層的用戶關係與忠誠度,讓自己品牌更牢固地存在。數字資產人才的培養不僅創造新職位,也推動教育體系改革與技能升級。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平台在香港落地,讓不動產版權、碳資產等實物資產進入數字資產交易市場,不只是技術革命,更是信任、創意與價值的重構,是人類在探索中不斷進步。這對世界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得不加以關注。
這些變化不只是宏觀經濟的轉型,悄悄滲透到你的生活和職場中來。消費方式已在升級,你用手機掃描一個數字憑證,就能享受折扣或參與品牌活動。你喜歡的音樂、影視作品會以數字版權發行,讓所有持分者,都能參與作品收益的分配,讓社群互動。這一切都在改變經營模式和職業生涯,重構經營模式,透過數字資產連結社群與商品,形成數+實融合的新商業邏輯。這些變化正把所有人都變成參與者,不只是消費者,而是數字經濟的一部份。世界在變,我們不得不變。虛實世界結合,正是經濟重新整合的表現,只有勇於參加者,才能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