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昨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到訪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雙方表達了相互尊重、合作互利的願望,希望攜手應對國際挑戰,服務於全球和平事業。馮德萊因說,中國已成為製造業和科技大國,實現8億人口的脫貧,震撼和激勵了世界。她指出,歐盟和中國是世界三大經濟體的兩個,歐中關係對世界影響深遠。中歐合作對穩定全球秩序具有戰略意義,推動多邊主義,開放合作有利。在氣候變變化、人工智慧、供應鏈安全等方面能有商有量提供解決方案,可提升治理效率。
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持續創新高,有助全球經濟復甦。雙方在綠色能源、數字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互補性強,有利全球可持續發展。中歐班列目前累計開行超過11萬列,連接歐洲26個國家的229個城市,雙向投資存量已達2600億美元,貿易額超過7800億美元。中歐領導人面對面溝通,有助釐清分歧,增進互信,避免因誤解導致衝突。在動盪的國際環境中,中歐合作成為穩定錨,為其他國家提供合作示範。中歐在綠色能源與氣候合作取得了驕人成果,在電站、零排放船舶等領域都展開了多項合作。
在人文與教育交流方面,中文課程在歐洲國家蓬勃發展。中國實施免簽政策,2024年起,30多個歐洲國家獲得赴華免簽待遇,便利雙方人員往來。在文化作品交流中,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遊戲《黑神話:悟空》在歐洲受到熱烈歡迎。中法雙方就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監管達成十點共識,推動全球治理議程。中歐在人文方面的合作,精彩紛呈,文化互鑒,青年交流等多層次互動。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定期太極拳課程,吸引當地民眾參與,促進身心健康與文化理解。中國書法、動畫電影、龍舟競賽都受到歡迎。
中歐友好合作,有利世界和平發展,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歐洲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不受外來霸權影響,獨立自主處理內部事務,與中國合作,是歐洲人民之福,實值得表揚。香港多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包括藝術鑒賞、跨文化對話,提供內地與海外交流團、講座與課程,讓青年參與,都是促進和平與合作的橋樑。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共融計劃,學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機構都有境外活動資助,以促進人類友好合作。中歐合作,都是在為年青一代的幸福搭建橋樑,讓人類的未來,有合作共贏的機會,共同富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