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依賴中國而存在的國際城市,缺了中國元素,香港就失去其存在價值。英國殖民主義者從一開始就依賴中國市場,通過香港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當然也有正當商人購買中國瓷器和絲綢到歐洲,進行貿易通商。近代,香港更是中國和世界進行貿易之地,由於數量龐大,需要大量資金周轉,從而使金融市場發展壯大。經濟發展需要有規模,細小的圈子可以生存,但無法發展。自給自足,只能維持,但不如互相交流合作來得更多姿多彩,促進繁榮發展,讓人的生活更美好。黃色經濟圈是自我矮化的思維。
黃色經濟圈的設想是港獨思維的衍生品,目的在於去中國元素,不依靠中國而自給自足的想法。他們認為,港獨勢力可以在香港生存,只要那些具港獨思維的人抱團取暖,他們就凍不死;他們辦的食肆或商店,只要有港獨思維的人去消費,他們就足夠生活了。他們頭腦簡單,思維狹隘,以為只要有一百多萬人支持他們的黃色圈子,他們就死不了。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一百多萬人除了可以在黃色小圈子中轉,他們還需要匯豐銀行、美心集團、港鐵等服務。黃色經濟圈,說說可以,真要玩得轉,母豬會上樹。
香港沒有中國,一定發展不起來,中國沒有了香港,甚至沒有了美國,中國一樣會發展得很好,因為中國規模夠大。中國發展得快,除了本身夠大,還與世界互通有無。世界有70億人口,沒有了美國,只少了三億人市場,不要說香港一百多萬人的黃色經濟圈。美國資本家根本就看不起一百多萬人的黃色經濟圈,就算七百多萬人的市場,資本家也不會把它當一回事。沒有了中國元素,香港什麼都不是。資本家看好的是中國市場,不是香港什麼經濟圈,講出來都笑掉人的牙。香港大學所謂學者,荒謬絕倫,難以想像。
沒有規模就難言發展,只有越做越大才叫發展,黃色經濟圈越做越縮,連七百多萬人的市場縮成一百多萬,不是等死嗎?中國14億人的市場是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基礎,做什麼都以14億人為服務對象,自會發展壯大。無論做什麼,只要在中國做到最大,就是世界最大,在中國做到最好,最終也是世界最好。有規模才能學習、改進,再學習、再改進,直至成功。規模小,不符成本效益,不值得投入,沒有人去做,自是無法進步。中國北斗導航、5G、大數據、智能機器人,都是規模經濟的產物,黃色經濟圈可以休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