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錢學森和恩師馮‧卡門 (上)

錢學森在國內是個優秀的學生,於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考取"庚款留學"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學業成績超人。有位教授考試時總愛出偏題、怪題,絕大部份學生都做不出來,就集合起來,找教授抗議。教授好像知道學生會有這個行動一樣,就把錢學森A+++整潔的答卷貼在門上,把同學們都看得呆了。錢學森雖然成績優異,但外籍學生不獲准去飛機製造廠實習,同學就起來抗議,結果歐籍的同學可以去,中國學生卻依然沒有這個權利。

1936年錢學森碩士畢業,看到在麻省理工大學學習航空工程受到限制,他就決定改變專業方向,學習航空理論。他獨自一人離開波士頓,決心去加州理工大學找當時大名鼎鼎的航空理論權威馮‧卡門教授。他完全毛遂自荐,馮‧卡門問了他幾個問題,他都答得非常正確,為他的才思敏所打動。馮、卡門生於匈牙利,於1908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獲博士學位,提出了"卡門渦街"理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機。為了逃避希特勒,他去了美國。

錢學森在這位世界級大師的指導下,攻讀空氣動力學博士學位。馮‧卡門教授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他對算對一條數學題給的分數,不一定會比有創意的想法分數高。錢學森就是在這種氣氛中訓練自己想別人沒有想過的問題。在這裡,他的思想活躍,好像"腦子開了竅"。他不僅聽馮‧卡門教授的課,還如饑似渴地去瞭解物理的前沿知識,如原子、原子核、核能,也經常去聽諾貝爾化學獎得主L.鮑林講結構化學,還去生物系聽摩爾根講遺傳學。

著名科學家物理系教授保羅‧愛潑斯坦見到馮‧卡門對他說,"你的學生來我班聽課,他才華橫溢。"同是猶太人的馮‧卡門眨了下眼對同鄉說,"他極為優秀,你是否覺得他有猶太血統。"有一次,錢學森宣讀自己的一篇論文後,一位老教授站起來提出了不同意見,錢學森不客氣地頂回去。過後,馮‧卡門問他知道那個人是誰嗎?原來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馮‧米塞斯。錢學森也經常和馮‧卡門有爭論,有一次教授大發脾氣,把東西摔到地上,第二天他就找錢學森道歉,說他是正確的而自己是錯的。錢學森在這種大師風範的影響下,成就了自己。

20世紀30年代螺旋槳飛機正在向噴氣式飛機發展,為了實現飛機高速飛行,必須突破"音障這個攔路虎。馮‧卡門要求錢學森把這個題目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課題。馮‧卡門在回憶錄中說,"我發現他非常有想像力,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這種才智是稀有的。"錢學森也非常勤奮,在做空氣動力學博士論文時,把英文、法文、德文的200多篇有關文獻讀透,作了仔細分析,理清來龍去脈,提出了"卡門-錢近似"公式,於二戰期間被廣泛應用於機翼形設計。

1939年夏,錢學森獲得了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和數學博士學位,還在論文中解決了飛機高速飛行的"熱障"問題,對以後的火箭、導彈研製都具有重要意義,也奠定了他在世界航空領域的地位。馮、卡門訪問了一次中國,剛好碰上1937年七七事變,日軍侵佔中國,他回美國見到錢學森談及此事,他更理解學生熱切追求航空事業的目的。畢業後,中國在進行抗日戰爭,工業落後,勸錢學森繼續留在美國研究。錢學森接受了馮‧卡門的建議,留了下來。

好的老師是學生的恩人,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都是他心血的結晶。教學相長是至理名言,好的學生也能對老師有幫助,讓老師在思維上有創新的突破。錢學森和馮‧卡門教授來自兩個不同的民族,兩個民族都曾受人欺凌。中國人和猶太人是兩個不同的民族,但共同的遭遇使兩個人心靈相通,把命運連結在一起,為科學事業在世界為自己的民族展現出自己的風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