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來兩篇文章,一篇由記者史英強所寫,一篇由友人所寫。我對土地沒有多少研究和認識,但作為在香港居住超過50年的人,我還是可以提供一些歷史背景和看法給大家參考。
問題的提出是由港大和清大教授許成綱發表一篇文章說: 政府控制土地供给導致房價普遍高漲,是嚴重傷害民眾福利及經濟發展的最壞例子。記者史英強得出這是香港殖民地政府一直沿用的方法,控制士地使用,以保障殖民地政府收益,不顧百姓居住環境差及貴的苦處。呼籲政府要拼棄殖民地政府做法,多提供土地以解民困。友人則認為如沒有殖民政府的土地保護政策,則漫山遍野己是房子,沒有了郊野公園。他還指出香港居住雖緊湊一點,但各方面服務好,沒有人露宿街頭,相對於國內要好多了。說國內沒有把香港經驗學好、學透。
首先我先從中、英政府在香港回歸前的談判說起。其中一個主要的議題就是圍繞土地所有權問題展開談判。中國限制港英政府在撤離前把所有土地賣掉,只充許賣約定中的土地,這樣給香港政府留下了現今支撐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其次我想說,在大多數郊野公園中都存在一些原居民的住房,他們大多數人或後代都己進入城區,變成城市人了。其三,我想說,五十年代城市中的山頭,包括灣仔一帶的山頭都是木板和鐵皮撘成的貧民區。後來才逐漸清拆,把山頭鏟平,變成廉租屋。
"日求兩餐,夜求一宿"是人的一種基本要求。社會經濟發展了,人們對居住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對狹窄的居住環境越來越不能接受,特別以一筆為數相當龐大的金錢和債務,去購賣一套小小的房子,感到難以承受和理解。要求政府以更合理的價格多提供一些土地,以遏止房價的暴漲,也是可以理解的建言。他們對殖民地政府的土地政策批評一下,讓政府內的工作人員知所節制,也無可厚非。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殖民時代政策辯護。
香港人或英國人中都有好人或能人,香港能有今天的成就,其實是一種歷史機遇,與單純的英國人或中國人無關。我們不排外,但我們也不能把香港能有今天說成是殖民主義的功勞。顛倒是非,不但是無知,還是對歷史和曾為人類進步事業拋頭顱洒熱血的志士最大的不敬。人類經過長時間的奮鬥,結朿了殖民時代,讓人們獲得解放,自己當家作主,不用臣服於外族,是民族正氣獲得顯揚和伸張的時機,對於本土人民的發展更具不可估量的作用。
香港的今天是歷史造就的。中國人的勤勞和創造精神是首要的。其次是英國商業和金融系統運作的經驗,一旦給中國人掌握,變成了中國通向世界的一股動力。其三是新中國成立,遭到列強圍睹,使香港成為通向世界的唯一通道。加上祖國對香港同胞的關愛,香港大部份人都享受著中國價廉物美的貨品,使香港能長期穩定。香港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殖民地政府的善行,把清政府賠的白銀都分給香港人,或把毒害中國人的鴉片收益都用於香港建設。
香港今天的財富主要還是香港人以生命和血汗換回來的,是香港幾代人的克苦耐勞和聰明才智相結合的成果。善於學習和用好英國通商的經驗和金融體系,是香港人的聰明之處。英國有很多好的經驗,包括教育、科技、經濟等成就都是可資借鑒的。我們應謙虛慬慎,繼續學習別國的好經驗,以發展自己的民族。對於涉及民生的房屋政策,我們應採取更靈活的措施,讓年青人能購買得起,住得舒心。這是香港人要精心為下一代策劃的大事。
中國近二十年的房屋發展更是令人聒目相看。雖然其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拆遷補償問題,近年都總結出很多好經驗。隨著中國城鎮化的到來,未來五年,中國城鎮人口將進一步擴大,居住問題將會有更好的發展。望這方面的專家能有更多建言和採取有效措施,使城鎮建設更環保,更優化以造福社會。土地是稀缺資源,人類在地球生存,離不開土地。我們應珍惜自己腳下的一片地,保護好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