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顯見溝通比不溝通好。合作只會共贏,老死不相往來,各走各的路,對人民沒有好處,對世界更是一種損失。特別中美兩國都是世界科技大國,不合作的結果就是讓文明退化,和平得不到𨹦障,讓世界陷入困局和戰爭的陰翳之中。最近美國青年企業家組團訪問北京和香港,開啟中美青年企業家交流活動,令人欣喜。中美青年企業家交往,確是兩國關係中一股不可或缺的積極力量。他們不僅是經濟的推動者,更是文化的傳播者和友誼的橋樑。這種交往是從基層夯實兩國友好關係的典範。
中美青年企業家交往,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深遠,是經濟的壓艙石,為兩國關係注入韌性與活力。當兩國政府在宏觀政策上存在分歧,基層間的務實合作能讓經貿合作不翻船。青年企業家帶來的往往是市場驅動,需求導向的合作項目,能更靈活地抵禦政治風浪。青年企業家更專注於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氣候變化技術、生物醫藥等創新商業模式和數字經濟。這為中美貿易開闢了廣闊而更具建設性的未來。商業合作與交流是打破媒體和輿論造成的刻板印象最有效的方式。青年企業家通過共同解決實際問題,基於尊重和信任的個人關係,是兩國關係最穩固的基石。
這些年輕的企業家是未來領袖,將成為各自國家商界,乃至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基於親身經歷形成的積極、客觀的對華/對美認知,將在未來幾十年裡持續發揮正面影響,有效抵制脫鈎和新冷戰的論調。中美兩國擁有不同的創新生態和市場環境,兩國青年企業家的思想碰撞,會產生化學反應,催生出面向全球市場的解洋方案。在全球新興技術領域,中美青年企業家的早期合作,可以為未來建立包容、共贏的國際規則提供實踐樣本和建設性意見。青年企業家的合作,可以為未來的世界注入新動力,為和平發展作貢獻。
青年企業家可積極參與中美商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等機構組織的青年企業家論壇、培訓和交流活動,關注像創思舍、硅谷龍等專注於中美初創企業投資機構的活動,擴大自己的聯繫圈。青年合作應避免宏大的政治敘事,多從生活和技術合作上交流,考慮將美國優質品牌引入中國,或將中國創新模式應用如跨境電商、碳中和等介紹到美國,或聯合研發,共謀發展。中美兩國有很大的互補性,如能真誠溝通,從生活、商業和人文角度進行交流,始於小事,重在堅持,一定可以交到更多朋友,推動中美關係向前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