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一國兩制與香港青年

“一國兩制”是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創新的一種思維,是以和平手段來實現國家統一的一種創造。歷史上中國經歷了多次的分裂和統一,但每一次都是以打打殺殺的暴力來實現的。香港澳門是以外敵來犯,用暴力把國土分裂出去;國家以一國兩制的安排,把國士收回,實現了和平回歸,統一到祖國版圖中去。台灣也是在內戰期間分裂出去,終將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完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一國兩制”是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大創造,以實現民族復興。

香港的“一國兩制”讓香港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使和祖國分開了一百多年的香港居民,可以逐步適應改變了的政治環境。伴隨“一國兩制”的前題,鄧小平還提出要“港人治港”。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徹爾夫人和鄧小平會談,提出“以主權換治權",認為只有英國人留下來,香港才能保持繁榮。當時香港還派出三人,代表所謂民意,游說鄧小平讓英國人留下。但鄧小平認為香港人,有能力管治好香港。中國人智力不比外國人差,不要以為只有外國人才能管治好香港。他高瞻遠矚,相信香港的中國同胞和香港的年青人。

國家對年青人抱有期望。事實證明,當時的年青人,現在都能獨當一面。現在的年青人則在成長之中。和以前不同,香港人現在比較了解國情,和內地有了較多接觸,不像以前受反共宣傳影響,害怕統一。“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都是為了照顧香港人的感受。當然國家在實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香港經過數十年演變的資本主義,可以給國家一個參考。香港的年青人,可以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結合兩種制度的優點,給香港帶來活力。

實際上,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受到世界共產主義的制衡,在經濟發展起來後,都加入了不少社會主義元素,讓社會除了賺錢外,制定社會政策,更加關注弱勢社群,幫助有需要的人群。中國從一個在經濟尚未充份發展起來的社會,過早地實行社會主義理想,讓人人平分社會資源,拖慢了社會的發展。現在經過改革,在經濟領域實行市場經濟,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國力增強,顯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國內實行社會主義,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國內的第十一個五年計劃,讓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跟著即將出台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將讓香港和國家更緊密的連接起來,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作用。香港青年面對歷史機遇,前途光明,就看自己怎樣應對,做好準備。不像回歸前,香港只有一個小小的半島和島嶼可以發揮。現在只要你有志氣,整個祖國河山都將伸開雙手歡迎你。香港年青人手上擁有“一國兩制”,等於擁有兩件寶物,可以承上啟下,貫通中外,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做出大貢獻,大事業。

一國兩制還有37年。這37年,將是國家走向輝煌,走向強大的37年。國家要在這37年內,不光要把13億人口的事辦好,還要在世界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和強國。中華民族要成為一個和諧富強的民族,還要為世界帶來和平與安康。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要和諧共處,直到人類建成更高階段的社會形態。香港的年青人,將參予和見證這37年。我們手中的“一國兩制”是我們讓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和諧共處,共同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階段性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