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香港不再作繭自綁了,議員全力配合政府發展大計,提出各種有建設性措施,突破條條框框,把不作為的人摔到一邊,創新有為,建設北部都會區。深圳在短短的40多年裡建設成世界科技和高端製造大都市,經驗值得借鑒。這次知道有深圳的工程隊接到來港參加建設的消息,知道李家超這次把北區建成一個有一百多萬人的都會區是來真的。深圳速度,說幹就幹的精神值得借鑒和學習。我深圳一位朋友,做事一向踏實認真,雷厲風行,管理工程隊的經驗豐富,也參與這次工程,我知道李家超建設北區一定可以成功。
李家超以保安局長身份清除黑暴,配合中央平亂,功勞非同小可,獲得中央和市民的賞識,晉身特區首長職位,讓人心服口服。他柔中帶剛的工作作風,既聽議員意見,也聽手下的建議,從中獲得真知灼見,再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勇往直前,讓北區與深圳對接成世界少有的科技大城。十年要建成一個超過一百萬人的大都會,沒有超人的魄力,難成大業。李家超第一任期已過半,他必須快馬加鞭,以雷挺萬鈞之勢拿下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大計,讓深港兩地同城化,對接深圳前海,讓中國進入另一個世代,讓民族振興。
建設北部都會區,不只是香港未來發展的事,事關民族復興大業。作為香港特區首長,帶領十多萬公務員,奮發有為,非常重要。公務員不能視職位為鐵飯碗,必須服務好市民,為國家發展,分憂解難,不能有一日過一日,坐等公糧。香港公務員,薪高糧準,不配合國家發展,不為市民服務,分憂解困,霸佔政府職位,要市民做冤大頭,對得起國家和人民嗎?當然公務員不是萬能,但必須盡己所能為市民分憂解困,互相配合,給市民方便,不要給程序所困,什麼事都辦不成。香港公務員不能再因循守舊不作為。
我在香港生活了72年,當然知道香港一直都在進步,但相對於深圳,香港還是有點落後了。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提出要多建幾個香港的口號,若以香港目前的速度,做一個小小工程都拖得那麼長,香港還有什麼值得人羨慕的。為了讓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名銜不倒,中央費盡了心。若香港不配合,公務員和議員都在抬槓,不作為,不把這些人踢走,留著有何用?從1997到2024年把23條國家安全立法成功,踢走所有在政府內部英殖民主義者留下的釘子,才算真正回歸。我們盼望李家超奮發有為,以深圳速度建設北部都會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