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中國近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多個國家達成人民幣結算協議,在2023年3月,中國跨境交易中人民幣的使用率首次超越美元,達到48%。這一趨勢對美元全球主導地位產生影響,在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影響美國貨幣政策傳導效應,促使美國重新評估其經濟戰略。人民幣已成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佔比達4.13%,在國際貿易融資中兩排名升至第二位。外資對人民幣資產興趣上升,4月外資增持境內債券109億美元,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達4.4萬億元,有80多國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人民幣匯率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場震蕩中展現出較強韌性,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持平,顯示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影響力在穩步提升。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佔比進一步提升,據經濟學家計算,有望在2030年取代英磅,成為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中國與多個國家達成人民幣結算協議,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更加普遍,在一帶一路國家益顯重要。香港、新加坡、倫敦等地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將持續擴展,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人民幣金融產品,人民幣國際地位穩步提升,在能源交易中也能使用。
國家力量的提升都是隨著經濟增長,一步步突顯出來,與全體中國人民的努力分不開。國家有計劃地領導人民前進,人民有奮鬥不息的精神,精誠團結,有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鬥的決心,中國的進步將不可阻擋。加上中國人有四海為家的傳統,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注定了中國人要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客觀事實。加上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與國際進行大循環,中國企業在海外成立跨國公司,使跨國公司已不再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專利,中國企業也可以做到。香港商界應在這方面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人民幣國際化在挑戰美元霸權,削弱美元全球主導地位。一些國家已開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轉向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與貿易伙伴交易更加順暢,降低匯率風險,提高貿易效率。人民幣的國際化促使更多國家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推動全球貨幣體系多元發展。這一趨勢將加速全球金融體系變革,使國際貨幣市場更多元化。美元霸權地位受到挑戰,世界各弱小國家被任意收割的機率就會降低。美國經濟危機對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的危害性就會縮小。各國把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將起穩定經濟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