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香港人工智能的未來

 

/林倫理

世界人工智能在大比拼,目前在世界做得最好的兩個國家就是中國和美國。誰掌握了人工智能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導權。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城市,香港科技工作者關注人工智能發展,制定發展藍圖,是在盡公民的義務,為提升國家科技力量出一分力。特區政府從策略、基建、產業發展、數據流動、應用和人才各方面,推進人工智能在香港穩步發展。教育局已經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和高小增潤編程教育課程單元,從小培養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和應用。香港人工智能生態圈已經形成,發展態勢可期。

除了在本地培養人才,社區還通過招攬人才措施,吸引海內外人才,壯大本地人才庫。政府提出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市場投資人工智能和新興未來產業。過去兩三年,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聚集了超過800家人工智能企業,使香港人工智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智能製造、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香港超算中心,算力已達到3000PFLOPS,將分佈於各區的算力整合好後,香港可提供合計5000PFLOPS。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將大提升,讓香港進入新時代。

人工智能確是新質生產力的助手,中國在各種材料的研究成果中取得了進步,改變了中國產業結構。過去造紙業需要砍伐大量樹木,大量用水、用酸、用鹼,污染地球,破壞環境,為了保護森林,科學家從石頭中找到造紙的功用。新的發現,既降低生產成本也巔覆了生產方式。在人工智能的協助下,把新材料注入機器中,流出來的就是石頭造成的紙或紙箱,在流水線上印刷成型,方便快速,連邊角料都自動處理,回爐,一點都不浪費材料。中國製造已不是過去廉價勞動型,而是智慧生產、以人工智能代替勞動力。

人工智能的發展,的確需要的人手少了,但社會進步,在社會型態和生存方式方面需要有所改變。這需要社會學和倫理學各種學科的配合,構想出新的生活分配方式。科學進步了,人的工作時間縮短了,學習和休閒時間會多起來。生產力強了,創造的財富自然多了,如何讓人人有收入,生活過得好,就需要有新的模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多勞多得,獎勵勤奮,讓能者多得,讓平庸者也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成為社會新形態。科技進步了,生產力強了,不能讓人類失去工作,必須有新的生存方式出現。希望大家都動腦筋,解決社會問題。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