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香港科技大學牽頭倡議全球跨學科”推動自然和人,為環境可持續性的無縫預測與服務計劃”,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行動計劃之一”。該計劃聚焦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持續革新天氣與與氣候的無縫預測技術,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國家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願景的支持,讓全國學術界和科學界全力以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國際間合作與知識共享,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我們對香港科技大學的倡議,感到驕傲。
計劃聚焦七大關鍵領域:人類健康、糧食安全、水資源、潔淨能源、氣候行動、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經濟增長,致力於縮小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差距,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這些計劃志在確保水、能源、糧食、經濟鏈可持續性,及增強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新型傳染病爆發的預測能力等。該計劃邀請國際機構及研究團體提交創新提案,目前已有六個國際合作科研項目,獲250萬美元經費支持,滙聚來自全球氣候科學、工程技術與政策研究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力量,協助各行各業與決策者有效提升氣候適應能力。
香港學術界主動有為,協助國家展開國際合作,除了是愛國的表現外,也是對世界的一種貢獻。人類面對各種挑戰,中國全力與世界合作解決各類問題,香港雖是一個小地方,但有國際擔當,為國家挑起重擔,我們對香港學術界的表現,深感安慰。我們高校的主動精神,不但負起社會責任,也影響了學子,讓他們成為國際性人才,為人類可持續發貢獻力量。國家在節能環保事業上做得非常好,要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中國在水力、風力、太陽能利用、保護環境科技做到世界領先,有賴人民的支持。
我們全力支持環保行業發展,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國際環境大變,國際財富也在大洗牌,我們支持把保護環境的學者和企業扶起來,是國家任務,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主動承擔責任,加入這一偉大的事業,誰就能在這一波的財富大轉移中搶佔先機。財富是給有準備的人用的,行業的發展需要大智慧,讓有共享意識的企業家擁有,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行業需要閉環發展,金融也要有閉環發展的智慧,只有捕抓到商機的人,才能成為這一輪發展中的贏家。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年青人應迎難而上,獨佔鰲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