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教育從幼兒做起

三至六歲的兒童是學習語言最佳的年齡,絕不能錯失這段寶貴的時光。語言是人生重要的實藏,早識字和晚識字,差別非常大。古人寒窗十年可以上京考狀元,現代人幼稚園四年,小學六年,才小學畢業,只學完2500字。古時老祖宗趁冬天農閒,用三個月時光,教會兒童讀《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讓他們識字。鄭州大學郭保華教授研究發現,現代語言教學進入誤區,採用了教外語的方法教中文,推遲了兒童早識字早閱讀,擔誤了開發智力的時間。

 
能夠早閱讀的兒童理解能力比一般不能閱讀的兒童強,智慧也能較早地開發出來。現代的教學法,平均學一千個中文字需要450個學時,經郭保華教授研究出來的《韻文識字》法只需32個學時,也就是說92課時就可學完一生要用的3072個中文字。他把中文字分開12級,1-4級共1024個字,主要用於口語;5-8級,1024字,用於閱讀;9-12級也是1024字,用於寫作。也就是說,幼稚園學生用半個學期就可以過識字關,開始自行閱讀故事書。

 
經研究,學過《韻文識字》的學生,幼稚園高班,就可自行閱讀《安徒生童話》、《綠野仙蹤》、《小飛俠》、《木偶奇遇記》、《魯濱遜漂流記》、《昆蟲記》、《海底兩萬里》等兒童書籍。以前要父母讀給他聽,現在可讀給父母聽,是一種更好的親子活動。父母可一邊表揚他,又可借故事內容教育孩子,一舉多得。同時在整個小學階段,由於已過識字關,可自由閱讀,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會更豐富。如能多引導讀些科學家和偉人傳記,對其一生將受益不淺。

 
香港有家長埋怨說,香港年青人讀完大學,中文不行,英文也不行,其實主要沒有及時過好語言關。如果學校幫學生把好這個關,提早讓學生識字閱讀,教出來的學生那會是這樣的。很多人怕讀書,因為沒有及時過好語言關,不能早閱讀,理解能力差,失去自信,自然不想讀書。假如我們能幫助兒童過好這個關,不但這些學生能夠閱讀,提高了理解能力,開發了智慧,整個香港的教育水準都會提高。幫助兒童過好語言關,對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都有利。

 
有人說中文是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其實我們如能採用正確的方法學習,中文會是全世界最易學的語言。學中文必須用學中文的方法,不能採用教外語的方法教中文。經研究和實踐證明,外國人用《韻文識字》學中文,半年內能做到講普通話和閱讀中文。用這種方法教沒有學過中文的外國留學生,基本半年後就能上正式大學課程。有心學中文的人,只要每天花一個小時學習,一個月內就可學會講普通話,半年內就會讀中文和寫中文。幼童做這事更是易如反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