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六四的歷史恩怨

六四己成歷史事件,個中學生的愛國立場值得肯定,可惜好心給壞人利用,變成破壞社會秩序,淪為政治爭鬥的工具,結果給鎮壓下去,成為中國的一件政治大事。如同文革,如同三反五反,在中國都有了自己的結論。中國當時如不當機立斷,處理好亂局,中國必陷入混亂,十多億人口的國家將如一盤散沙,失去過去二十四年發展的機遇。治理大時代,必須有大氣勢之人。鄧小平就是時代的代表。

六四過後,鄧小平進行大整治,朝著改革開放不停步,贏得了中國的大發展。生活要向前走,當時的學生領袖柴玲信奉了宗教,認為歷史應告一段落,大家都要從中接受教訓,繼續自己的人生,她獲得了內心的平靜。另一位學生領袖李路,從事基金工作,也經常出入中國,獲得了自己事業的發展。政治鬥爭失敗,就要總結經驗,蠻幹不會成功。念念不忘舊仇,傷口就難以愈合,錯失人生機遇。

培根在《論人生》中說,"念念不忘宿怨而積心圖謀報復的人,所渡過的將是一種妖巫般的陰暗生活。他們為此活著時有害於人,為此而死也是不利於己的。" 歷史處於大時代,必有大人物在掌控大局,當時中國大亂,沒有大氣勢的人無法平定內亂。內亂造成的禍害,將讓人民遭受更大的痛苦,國家也將失去大發展的機會。鄧小平決心平亂,也決心改革開放不停步 ,讓中國持續發展了二十四年。

歷史總是在無情中前進,時代的潮流也不會為任何人而止步。當時東歐巨變,蘇聯解體都有西方在其中興會作浪,支持反對派造反。中國也不例外,結果反對派失敗了,受到歷史的教訓。歷史要過去,教訓卻會永在。以史為鑒,不蠻幹,因應歷史大潮,中國才會進步。躺在歷史的悲痛中,文革的悔恨中,三反五反的痛苦中都於事無補,只有重拾心情,記取教訓,做更有現實意義的事才是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