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中國科技發達,能人到處都是,只是你是否有緣能遇到這些人。這幾年材料技術在國內取得了極大的進步,讓中國創新之路走上了快車道。像滅火材料用中草藥替代化學劑,滅火效率高,兼環保,而且價格便宜,令人驚嘆。風力發電由過去笨重、低效,給稀土永磁微風發電系統替代,讓風力助中國實現減碳目標。當今連石頭在納米技術發展下,化成石粉,助力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國家的崇高目標,感動了人民也感動了上帝,讓中華民族實現綠色夢想,人人過上綠水青山的美好生活,讓人民共同富裕。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關鍵行動者,企業承擔的任務遠不止於只為達到合規,企業是把減排技術從實驗室推向市場的主體。無論是研發清潔能源、提升能源效率、還是應用像石頭造紙這樣的替代材料技術,企業的創新是實現深度減碳的核心動力。通過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如廢物資源化等,企業可從源頭減少資源開採帶來的碳排放,從需求側推動經濟向低碳化轉型。企業是國家減碳戰略的執行單元和創新引擎,承擔著將國家宏觀目標落實為具體減排量的關鍵任務。石頭造紙是減碳重要大戶。
樹木是重要的碳匯,砍伐樹木用於造紙會直接減少碳匯能力。石頭造紙不依賴木材,有助保護森林,讓現有森林繼續生長並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石頭造紙不耗水,不用酸鹼污染土地,對保護環境能起很大作用。假設我們建設一家生產100萬噸的石頭造紙企業,每年可幫助國家減少約55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個數值相當於約12萬輛燃油車一年的碳排放量(按每車排放4.6噸計算),相當於種植了3000萬棵樹生長10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按每棵樹吸收18公斤計)。這是可觀的減排量,讓企業成為減碳標兵。
建一家稀土永磁微風發電的石頭造紙工廠,能實現真正的產學研協同發展,為技術發明和企業生產提供了絕佳的案例。當然這樣的投資會較大,需要作深入研究,進行權威的可行性研究,以保證企業投入與產出能具經濟效益。不過這個設想具遠見,代表了未來工業發展的方向,即深度脫碳的循環濟模式。如這個設想和實踐成功,這家造紙企業將是一個標竿性的工業生態園區,具有巨大的行業引領意義和社會價值。我們務必本著先論證,後投資的科學態度,用詳盡的數據和穩健的規劃為這一偉大的藍圖保駕護航,為國家的減排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