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詩人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一切皆可拋”。作家冰心在《繁星》中寫道,”生離是朦朧的月日,死別是憔悴的落花”。俄國作家也說,”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說不定他們個個都會雄赳赳,氣昂昂去迎接死亡”。生總歸要有一死,但死要讓人更珍惜生命,更珍惜生活,熱愛生活,有生活得更美好的渴望。建設美好生活,讓人活得更好是人的責任。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拜祭先人,是對他們曾為我們活得更好而作出努力的紀念和致敬。死有多種多樣,或慷慨就義,或平靜離世,或盡己所能,渡過一生。
活著就是美好,人在生命中歷盡蒼桑,享盡榮華,經歷過各種甜酸苦辣,都是一種鍛煉。不管怎樣,成功或失敗,都是一種美。你在品嘗人生的嗞味,經歷各種苦難,你心中有盼望,有尋找光明的願望,本身就是一種美。在絕望中見到光明,絕對是一件美好的事;見不到光明,心中有盼望也是一件悽美的事。人只要有盼望,人生總有希望,不斷奮鬥,總有走出一條路的機會。只要活著,就要堅強地活下去,一代接一代的幹,就像中國這樣,經過百年屈辱的生活,百年奮鬥,走出了當今強盛的中國,讓人艷羨。
我們拜祭祖先,是為紀念祖先,讓自己銘記做人的責任。他們奮鬥過了,他們的特定期限來了,他們灑脫地走了。我們要接過他們的棒,走我們的路。我們要在他們創下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讓子孫能活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人生無常,突然來個地震,像緬甸那樣,數千人在特定的時間裡,生命即刻消失。有人在俄烏衝突中,在戰場上喪失生命,有人幸運地獲救,命不該絕,期限未到,他們就應更珍惜生命,繼續自己的人生路。一個死去的人是救不活的,一個死不去的人還得繼續奮鬥,走自己未完成的歸途。
人不要坐著等死,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奮鬥不止,尋找生的樂趣。盡管苦中作樂,也未嘗不是對生命的負責。中國發展到今天,是千千萬萬人付出的勞動造就了今天的成就。我們脫貧了,我們四億人進入中產階級生活狀態。我們尚有十億人需要繼續努力,埋頭苦幹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只要大限未到,我們奮鬥不息,要像前輩那樣,為了國家繁榮富強,付出自己的努力。我們目前基礎穩固,但面對外部挑戰,中國人還需努力,要團結一心,把國家建設得更美好,讓人人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大限未到,我們要奮鬥不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