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邵逸夫是香港一位電影人,但在教育和科學上卻做出令人難忘的貢獻。他的電影已不再在新一代人的心中有任何地位,可是他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學中留下永久的記憶。他捐獻的圖書館遍佈中華大地,給新一代大學生留下的精神食糧,永世難忘。他除了捐圖書館給大學,還成立了邵逸夫基金會,給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為人類至關重要而諾貝爾獎卻忽略的科學做了補充,給這方面的科學家以鼓勵,讓人類對數學科學、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對人類科學基礎及人類生存繁衍的未來更加關注。
今年邵逸夫科學獎將在11月12日在中國香港舉行,成為世界盛事,讓香港聲名遠播,給香港這個國際都會增添光彩。我們對邵逸夫的遠大眼光和善心表示贊賞,同時也為這位在事業成功後,把財富用於為子孫後世謀長遠福利的偉大慈善家表示敬意。我們為香港出了一位這樣偉大的人物感到無限榮耀,不只是光宗耀祖,還為中華民族長臉,厚德載物,光照人間。邵逸夫已經離世,但他的慈善事業卻永留人間,讓子孫後世永遠享有他在人世創造的財富所帶來的精神力量,對人類命運與共的理念,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邵逸夫這三個獎項,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比諾貝爾獎的1100瑞典克朗,折合成美元約103萬美元還多。隨著美元走弱,在世界信用越來越低,我建議邵逸夫基金會考慮把美元存款轉為人民幣,為邵逸夫先生畢生儲蓄用國家信譽保障。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強勁,而且有實體經濟和新質生產力作保證,比用美金等着貶值趨勢來得更有保障。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也是中國的國際大都會,用人民幣作為邵逸夫獎的獎金,意義更大,更能體現作為中國人的邵逸夫先生的天下為公的精神和人類命運與共的境界。
科學沒有國界,這次獲獎的四位科學家都來自美國。天文學獎,頒予加州理工的史里利瓦斯.庫爾卡尼;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頒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鄧瑞麗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圖以特.奧金;數學獎頒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彼得.薩納克。他們都實至名歸,為人類作出了貢獻。我們盼望香港各大學、研究所或內地都能在這幾個領域出世界這類一流的科學家,為邵逸夫獎貼金。香港特區政府努力扶持科技創新,在邵逸夫先生關心的領域應多培養人才,把內地與世界的人才引入香港,為香港科技進步打好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