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美國對華政策採取遏制措施,對歐表面上是一套,背後是另一套,也基本以遏制為主,借歐洲恐俄心理,實施表面友好以套利,實則拖歐洲後腿,不讓歐洲超越美國,讓美國獨霸天下。歐洲大部份人都已覺醒,歐盟將如何自處,當權的歐洲政治家還在思考,獨立自主的利弊怎樣權衡還不確定。他們需要美國市場,也需要亞洲市場,他們既恐美也害怕中國帶領的亞洲崛起,讓歐洲地位不保。他們舉棋不定,思前想後,只會讓歐洲錯失發展機會。其實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是為全球化佈局,讓歐洲也好起來。
中國人是世界公民,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中國14億人口,除了幫助發展中國家,也在為世界人民服務。中國的國家目標是明確的,毛澤東年代就發出了時代最強音,就是要中國人對世界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每年培養出一千多萬大學生,其中一半是理工科人才,不為世界人民服務,為誰服務?所有國家都知道中國人勤奮,也知道中國人都有中國文學大師魯迅的”甘為孺子牛”思想。中國絕大部份人心地善良,做人認真,你給他安排好工作,他會一絲不苟的完成。中國科學家在美國工作,幫助美國取得了不少成就。
非洲、南美洲發展需要中國科技人才,歐洲、美洲也需要大量中國科技和理工科人才,以填補他們不足。德國有些企業把科研單位搬到中國來,在中國做研究,不但成本底,還能找到世界頂尖的人才。不與中國合作是自我設限。歐洲已經很清楚這種情況,他們政治人物怎樣決策和選擇,就看他們造化了。歐洲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數量不夠,無法讓歐洲在真正意義上強大起來。美國和歐洲科技取得進步,對中國也是好事,我們可少走彎路,可以在巨人的臂膀上進步得更快,否則我們一步步走,也是可以成為巨人的。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理應合作共贏,走全球化道路,讓世界發展得更快。什麼都想自己第一,自己優先,結果只能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不可能成為偉大國家。歐洲在思考中,到底能否徹底覺醒,得看這一代政治家的智慧。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歐洲的覺醒是不完整的。半醒半睡,矇矇矓矓,似醒非醒,難有作為。中國人是為世界服務的,胞懷祖國,放眼世界,是近代中國人教導下一輩的名言,不少中國人對這句話都深深埋在靈魂深處。我們不論到了那裡都在為人類服務,中國的知識份子是世界最可愛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