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第十一屆中華文化論壇於2025年11月12日在北京舉行,主題聚焦兩岸融合發展與兩岸文化交流,探討和平統一的理論與實踐路徑。論壇提出了幾項關鍵策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民眾對共同文化根源的認同。文化交流是聯結民心的重要精神紐帶,透過文藝、教育、歷史紀念等方式,增強台灣民眾的文化自信與祖國認同感。融合發展的關鍵是融,意指在經濟、社會、制度層面建立互通互融的機制,推動兩岸在經濟、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合作,創造互利共贏的環,讓民眾感受到實際利益與機遇。
十五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在世界大變局中,中國強調文化自信與話語權,提升中華文化的感召力與影響力,積極塑造有利於和平統一的國際輿論環境,減少外部干預。可是台灣民進黨台獨份子,反其道而行,制定台獨教育制度,利用媒體環境與社會氛圍長期塑造抗拒統一的思想,把台灣變成獨立王國。要和平統一,必須進行教育改革,重塑歷史觀與國家認同。台灣教育必須強化中華歷史與文化教育,針對課綱中去中國化的傾向,透過兩岸合作出版教材,推動歷史真相教育,讓青年了解兩岸共同的歷史脈絡。
社會工作者要對台獨思想進行批判,透過新媒體,建立正向輿論場域,傳遞正確的國家觀與歷史觀,對抗錯誤資訊與分裂言論。國家需要培養青年意見領袖,發掘並扶持具影響力的青年代表,成為統一理念的傳播者與實踐者。實現和平統一,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台灣民眾對國家的認同,不能只靠優惠政策,文化浸潤與情感連結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畢竟統一需要人心回歸,心靈契合,對台獨分裂言行和煽動性、組織性的活動,依據相關法律,進行堅決、精準、有力的打擊和震懾,遏制其蔓延勢頭,才能有助統一。
消除台獨思想影響,關鍵在於爭取人心,這是潤物細無聲的工作。國家需要有硬的一手,也需要軟的一手,對台獨分裂行徑依法堅決打擊,也要對台灣同胞以情動之,以利促融,以理服人,通過深化交流,實現心靈契合,從內心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自願投身於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是10%社會精英的工作和領導力的展現,沒有必要100%人的都有這種先進思想。我們只要培養出10%的先進份子,和平統一即可實現。民進黨也只是培養出10%左右的死硬台獨份子,就把台灣人全震懾住了。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