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中國空軍從無機到無人機

 


/林倫理

1948年我們一家從上海回到家鄉福州,當時正好五歲,入讀幼兒園,不久福州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敗退台灣。當年福州每天都有國民黨飛機飛到福州轟炸,解放軍只靠高射炮反擊,不時有國民黨飛機被擊中。開始時我們只懂得躲到桌子底下,後來膽子大了,就跑到後花園看空中炮戰,再後來解放軍有飛機了,我們也就有機會看到解放軍與國民黨飛機的空戰。19491111日,中國空軍正式成立,當時空軍幾乎是一張白紙,僅有少量繳獲的國民黨軍隊舊式飛機,缺乏現代戰機和技術基礎。後來通過緊急向蘇聯採購飛機並聘請蘇聯顧問,快速組建了第一批航空兵部隊。

當時空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極度匱乏,通過速成培訓,填補了人材缺口。1950-1953年,年輕的中國空軍在朝鮮戰爭實戰考驗下,面對世界最強的空軍,以米格-15等戰機擊落敵機,積累了寶貴經驗。1950-60年代,引進蘇聯技術,開始仿製米格-17的殲-5戰鬥機,標誌著中國進入噴氣式戰機時代。後續通過引進米格-19、米格-21技術,研制出殲-6、殲7系列戰機。當年中國工業基礎薄弱,在蘇聯援助下建立飛機製造廠,但19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後,技術援助中斷,零部件斷供,仿製升級受阻。中國通過自主攻關,依靠本土工程師逆向研究,逐步掌握戰機設計原理,慢慢走上了自創之路。

1970-1990年代中國建立起自主研製與體系建設,1969年殲-8是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高空高速戰鬥機,但因電子系統落後等問題,成熟程度艱難。殲-9因技術指標過高下馬。改革開放前,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拉大,航空工業受資金、材料、航電系統等多方面制約。改革開放後引進西方技術,但因國際關係變化被迫中止,促使中國堅定走自主創新道路。21世紀初引進俄羅斯蘇-27戰機,實現國產化,同時自主研製殲-10,打破對俄製戰機的依賴。空警-2000預警機、轟-6K轟炸機等特種飛機,填補了體系空白。

西方對華軍事禁運,迫使中國攻克航電、發動機、複合材料等關鍵技術,建立起系統集成能力,突破了指揮、偵察、電子戰等綜合能力。殲-20隱身戰鬥機成為全球頂級戰機,無人機翼龍彩虹在偵察、打擊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並廣泛出口。中國解決了航空發動機、隱身材料、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難題,適應信息戰需求,發展太空戰、網絡戰等新質戰鬥力,推動空軍向戰略軍種轉變。中國從依賴外援到人才與體系建設,從國土防空,到攻防兼備,再向空天一體拓展,展現了軍事現代化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