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社會制度與國家繁榮的關係



/林倫理

今年諾貝爾經濟獎由三位美國學者獲得,他們以研究社會制度與國家繁榮的關係而得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團稱,法治不健全、體制剝削人民的社會不會產生增長或正面的變化。獲獎者達龍.阿西莫格魯強調,專制政權將更難在創新方面取得長期可持續的成果。他尤其關注創新和不平等問題,並與另一位得獎者合著了《繁榮、權力與貧困:為什麼有些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好》,書中強調包容性政治和經濟框架的必要性和經濟體制的作用,認為這對長期增長至關重要。這觀點和中國發展戰略出奇地不謀而合。

這幾位學者經過研究對比,發現最富有國家的整體收入與貧窮國家比多30倍,他們認為這是人的錯誤,認為這是法治薄弱.制度性剝削的國家無法實現可持續增長的結果。他們說,這是掠奪性制度,如腐敗、專制和不公的經濟機會,阻礙了經濟發展。他們通過歷史和現代的例子展示了制度對國家命運的深遠影響,認為建立和維護包容性的政治經濟制度,能夠激勵創新和生產力的提升。制度決定國家命運,是繁榮還是貧困的關鍵因素。榨取性制度會限制經濟發展,導致貧困,國家要建立包容性制度,從而長期繁榮。

評獎委員會認為民主是富裕的主要原因,但得獎者卻認為民主有其缺陷,制度卻是必不可少的。縱觀中國民主政治,健全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有中央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法治有機結合,促進了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讓中國大量脫貧,貪腐份子在中國沒有生存空間。中國有人民代表制度,保證人民通過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擔負起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繫。中國還有民主協商制度,建設法治政府,進行體制改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但對物質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以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這就需要我們長期堅持目前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推進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保證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習主席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保證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中國選舉、決策、管理、監督,均與實質民主統一,切實防止選舉時漫天許諾,選舉後無人過問的陋習,黨爭紛沓,相互傾軋,以保證國家長期繁榮。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