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保護陸地生態文明

 


/林倫理

保護陸地生態文明是人類的責任,維護生物的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舉措,防止瀕臨滅絕的動物被趕盡殺絕。雲南西雙版納的大象走失到人類居住的村莊,既有傷及人類的危險,也有因襲擊人類而被殺的可能。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政策,由相關人員全程監控,把牠們引導回森林深處,讓他們回歸自然。這都是國家保護瀕臨滅絕動物的措施。中國保護熊貓的成績也有目共睹,讓全世界的人不但能看到可愛熊貓的存在,還為聯合國挽救瀕臨滅絕物種的工作,獲得了經驗。這都是中國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生物學家推測,地球上有870萬種物種,其中650萬種在陸地上,220萬種在深海深處。有研究發現,世界共有一兆種生物,人類已知的只占0.001%。其中陸地上被發現的和被命名的動物有約150萬種。古人嘗百草,而找出各種有藥用價值的草藥,對於人類繁衍有著重要作用。古語說,天生我才必有用,也即是說,所有生物對於人類都是有用的,人必須以悲憫之生對待所有生物,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順應自然,生生不息。為了入類能安全地生活在世界上,人類必須保護好環境,讓人類什麼都不缺,共存共榮。

為了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國家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苦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堅持完善生態文明建設,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其中實施環境保護稅改革和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完成生態環境領域機構改革,使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所做的一切,都在為人類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人民對優美的生態環境有著強烈的要求,生態文明制度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工作一環,為實現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而奮鬥。

為達此目標,中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度、自然資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生態文明保護和修復制度,建設國家生物安全體制,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完善生物安全的制度體系,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了貢獻。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必須保護好環境,讓所有生物都有繁衍的機會,為人類有規律地生存在地球上提供生活所需。2035年中國將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國民素質也要大幅躍升。保護好地球環境,是崇高的任務。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