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談氣候行動

 

/林倫理

全球氣候暖化,引發極端異常的天氣變化,成為人類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2010-19年錄得了歷史上最熱的天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相當於工業化前水平的147%。這種趨勢,使人類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氣候變化影響,包括氣溫升高、極端天氣、水資源壓力,冰山溶化、海平面上升,陸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等現象。人類面臨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突出,不能讓這種威脅持續蔓延,要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建設一個氣候適應型、低災害風險型社會。這是世界193個國家的共識,要共同面對。

中國積極參與保護人類環境的工作,發揮建設性作用,決心在2030年達鋒,並為巴黎氣候協定簽署生效,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在氣候行動中,坐言起行,發展太陽能、水力發電、風能等,減少碳排放,不但讓中國環境變好,也助世界在消除氣候暖化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精心研製了電動車,減少對石油能源的依賴,對節能減排貢獻良多。美國在特朗普時期,宣佈退出巴黎協定,中國在國際上卻主動承擔更多減排責任,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將氣候變化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讓數億千瓦時電力零排放。

中國在大幅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應用低碳發電技術,為人類做出貢獻。中國大片植林,綠化沙漠,創下森林面積、蓄積量、總碳儲量增長的世界紀錄。中國還把防災救災,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佈局,對洪澇地質、旱災、海洋、地震等災害做好統籌規劃,以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中國不斷完善和優化全國碳市場法律,和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強化人員和隊伍建設。中國視構建全球氣候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任務,全國科學家都在為全球氣候治理方案,貢獻理念和共識。

中國着眼長遠,不但在地球上鋪建太陽能電站,也作好上太空鋪設太陽能電站傳回地球的準備,為人類解決清潔能源需求。為了解決人類面對的氣候暖化問題,給人類良好的生存環境,中國不懈地努力,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希望於2060年做到碳中和,讓人類不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這是世界193個國家共同的利益所在,需要全球所有國家共同努力,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是對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減少碳排放,必須大量換用電動車,減少對地球造成污染,是應對氣候暖化的積極行動。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