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抗美援朝的決策

朝鮮內戰爆發,毛澤東估計到美國必會出兵干涉,多次提醒到訪的朝鮮領導人。中共中央冷靜地觀察朝鮮戰爭初期,人民軍節節勝利的狀況,但也估計到這場戰爭不會輕易結束,採取了未雨綢繆的措施。1950713日,中央軍委調集20多萬野戰軍組成東北邊防軍,同時向蘇聯訂購武器,加快空軍、炮兵和高射炮兵團特種兵建設,制定防空計劃。8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作好出國作戰的準備,必須幫助朝鮮,否則美軍必會威脅中國。827日,美軍戰機不斷侵入中國領空偵察和轟炸。

9月中旬,大批美軍在朝鮮半島西海岸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戰局急速逆轉。928日,美軍佔領漢城,30日,全線進抵三八線,把戰爭擴大到整個朝鮮。930日經毛澤東決定,周恩來發出警告: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思來約見印度駐華大使,印度將中國的立場透露給英國,如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絕不坐視不理。當晚英美就接到相關消息,可是他們無視警告,101日開始進犯。

朝鮮政府和金日成遭受嚴重挫折,101日和3日寫信和發電報請求中國政府出兵支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多次召開會議,討論應否出兵援助的問題。當時中國極度貧窮,物資匱乏,綜合國力差,美國GDP2,800億美元,中國不到100億,也沒有美國手中原子彈一類先進武器,只有小米加步槍,敵我力量如此懸殊,有人擔心引火燒身惹禍上門,阻礙經濟建設。經黨內發揚民主,認真研究,毛澤東和中央最終認為,困難嚴重,但不能見死不救。於是派周恩來和林彪赴蘇聯爭取支持。


中共中央決策期間,出兵準備工作一直在進行。106日,周恩來召開黨政軍高級幹部會議,統一思想,指出不是考慮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如何去爭取勝利的問題。108日,在美軍越過三八線第二天,中國人民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佈命令,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待命出動,同時電告金日成中共的決策。毛澤東電告尚在蘇聯的周思來中央參戰的決心。蘇聯看到中國決定出兵後,同意派遣空軍到中國幫助防空,但不入朝作戰。18日周恩來回北京,當晚毛澤東向人民志願軍下達入朝作戰的正式命令。抗美援朝是中共最艱難的決定,但決策過程發揚黨內民主,做深入的政治動員,迎擊最凶惡的敵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