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美國透過《投資環境報告》抹黑香港

 

/林倫理

美國國務院每年發表《投資環培報告》,其中計對香港的部份近年來持續批評《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指控這些法律削弱香港的高度自治,並為營商環境帶來了“高度不穩定性。報告中還提到美方因應香港情勢採取終止與香港的部份協議,要求香港製造的商品標注為中國製造,並對香港官員實施制裁行動。這些內容被港府批評為偏頗陳述惡意抹黑,並指其與事實不符。美國國務院向美國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各國投資環境評估,作為外交政策工具,反應美國對特定地區政治、法律和經濟環境的立場。

美國在地緣政治背景下,借這種報告用作施壓或干預他國內政,以圖影響投資決策,引發對投資者對香港法治或政策穩定性的疑慮。這種做法,不道德,但實際影響有限,據港府數據顯示,香港仍吸引大量外資,港股表現暢旺,資產管理總值持續增長,顯示投資者對香港仍有高度信心。香港特區政府與外交部駐港公署已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公開反駁不實言論,以數據反擊,引用港股表現、外資流入、國際競爭力排名等客觀數據,證明香港營商環境穩健。香港投資推廣署、商會等機構展示香港優勢,深化對外合作。

美國的報告雖具影響力,但香港的實際表現和國際企業的選擇才是最有力的反駁。事實勝於雄辯,香港持續維護法治,保持開放自由的營商環境,外界的抹黑終將失去市場。香港要強化國際宣傳與品牌建設,設立香港形象推廣辦公室,統籌全球宣傳,製作多語種內容,通過短片、文章、社交媒體內容,展示香港的法治、自由、創新與文化。香港要善用各種國際論壇、KOL與國際媒體,學者訪港,通過親身體驗,分享真實見聞。香港可以強化軟實力與文化輸出,支持香港電影、音樂、設計走向國際,讓世界歸心。

反制抹黑行為必須快速反駁與澄清,以公開數據,引用世界銀行、IMF、瑞士洛桑IMD等機構的排名,證明香港競爭力,並採用法律與外交手段向外國駐港領事館遞交抗議函等活動,要求尊重事實與香港法治,並對嚴重誹謗的個人或機構在當地提告。民間的力量不可或缺,鼓勵海外港人發聲,連結支持香港的外國人士,形成輿論力量。同時香港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ESG綠色金融,深化與東盟、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合作,提升香港國際形象。保衛香港人人有責,對訪港人士友善,是破抹黑最有力的工具。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